薛冰 致力研究南京历史文化

2022-04-11 06:3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薛冰 致力研究南京历史文化》,欢迎阅读!
南京,历史文化,致力,研究,薛冰

薛冰 致力研究南京历史文化

薛冰,1948年生,作家、藏书家。1967年毕业于南京金陵中学高中,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南京市作协副主席。1968赴江苏省泗洪县管镇乡插队务农,1976年后任南京钢铁厂工人、车间青年干事、厂工会干事,1984年调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工作,后历任《雨花》杂志编辑,《东方文化周刊》副总编辑、《江苏省志·文学志》副主编,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1980年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发表、出版作品约三百万字,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6年后转入散文随笔写作,现已出版二十余种。

多年来薛冰致力于南京历史文化研究,坚持写作数十年,从虚构的小说,到文化随笔,再到学术专著。专注于南京城市文化研究,已写出多本文化随笔,如《家住六朝烟水间》、《金陵书话》、《金陵女儿》、《清凉山史话》、《消逝的南京风景》等,以及学术专著《南京城市史》现被聘为南京市地方志专家委员会专家,并担任《金陵全书》学术顾问及《乙编(史料类)》执行主编。

薛冰对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关注,最初是出于创作小说的需要,上世纪80年代起,他几乎跑遍了老城区的大街小巷,浏览过大量历史文献,也收藏到一些珍贵资料。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对南京2500年来的生长与变迁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透过史实总结了一些南京城发展规律和成功经验,希望供今人借鉴。


《南京城市史》由南京出版社出版,这也是第一部由作家撰写的南京城市史。长篇小说《城》这是一本以南京旧城改造、拆迁纠纷为背景,生动展现南京城市特色和市民精神而又极具文化味的小说,一推出就引起很大反响。《家住六朝烟水间》,著者怀着对自己生活了五十年的南京的深厚情感,面对南京历史文化的被强虐和现代无知者舍弃,痛惜之情溢于言表,他惟愿他的思考能够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的人,特别是南京人——热爱南京的人,睁眼睛看自己的故乡、看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城市。他所发现和披露的历史真实,不能不让每个南京人为之动容!

薛冰第一个提出清凉山文化这一概念,率先倡导和推动清凉山文化研究,归纳出南京文化多元、多中心、多层面的特色。所谓的清凉山文化,是由清凉山地区乌龙潭、魏源故居、惜阴书院、颜鲁公祠、崇正书院、清凉寺遗址、诸葛亮驻马坡遗址,以及随园遗址等历史遗迹构成的。这些遗迹都是历史上的精英人物留下的,是南京和中国历史文化的骄傲。《家在六朝烟水间》,薛冰先生从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谈起,论证这才是城市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最宝贵资源,是优化人居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坚实基础,也是城市凝聚力、竞争力的所在。

2009年春,南京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区遭遇大拆迁危机之际,薛冰与年轻校友姚远共同发起紧急呼吁,邀集南京29位专家签名呼吁:马上停止拆迁,历史街区已快被推平为净地。这封呼吁信,通过各种渠道被寄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江苏省委、南京


市委,以及国务院。得到温家宝总理关心批示,几经周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导下,终于使老城南得以保存。现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已颁布实施, 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保护与整治城市设新规划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按照新方案,老城南保护将坚持全面保护、应保尽保的原则,最大限度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薛冰在城南保卫战中的正直和不计个人得失,奋不顾身和坚韧不拔,体现出有良知知识分子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我们为有这样的校友而骄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6bac8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