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

2022-04-06 22:03: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鸡兔同笼》,欢迎阅读!
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枣强县第二小学 桑红梅

上周学校安排为了提升质量年,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开展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我选择了后面的“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原先是小学奥数学习的内容之一。现作为数学教材内容编入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之中,我认为这节课除了假设法难掌握外,其他方法学生都很容易接受。从以往教学奥数时我就发现思维差一点的学生学完之后只能依样画葫芦,算出来不知答案中的两个数哪是鸡哪是兔。针对上述学生现状,我在教材的处理和目标的制定上,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多角度地思考,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并且在解决问题中,让学生经历“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对假设法我作了重要的研究。

本周三我上了这节课。反思本节课最突出的一个亮点是对于假设法的讲解我讲得比较到位。教学中,当学生经过猜测,并列表进行验证后,学生感到猜测列表法当数据较大时不太合适时,我提出你们还有其它的方法吗?在这问题提出之后,我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再请学生汇报。结果学生有用方程解的,也有用古人“抬腿法解答的,这两种方法学生会做的较多,可能是我课前让学生制了一张表,就是讲列表法时用的。受表格的影响有的学生就己经猜测到这节课老




师可能是上“鸡兔同笼问题,所以有的学生就事先自学了,结果老师问还有别的方法吗,有的学生就马上举手了,我让他们先思考再回答,我下去巡视学生解答情况时,就发现学生用的就是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容易理解,对于思维好的同学一下就看懂了。但是用假设法的同学就很少,我预测的没错。用假设法做的学生只有三四个,我就请其中一名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说说他的思考过程,结果这个学生表述不清楚,其它的同学也说得含含糊糊。于是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特别指出的是让学生弄清假设全部是鸡或兔时,实际总脚数与假设情况下的总脚数之差表示什么,设全是鸡时,为什么实际总脚数跟假设的总脚数比,会多出几只脚,多出的脚只数是谁的脚。让学生明白那是笼子不全是鸡而是还有兔,只要笼子里有一只兔就会多出两只脚,那多出的脚就是兔子的脚,2得出的就是兔子的只数。同理让学生自己去悟出假设全是兔。什么实际总脚数跟假设的总脚数比会少了几只脚,少的脚的只数是谁的脚。从而让学生明白算出的两个结果到底是鸡还是兔的只数。最后我还配合画图法帮助学生再次理解。列方程解“鸡兔同笼”问题,由于数量关系非常明确,思路更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这种方法更具有一般性,教学中我重点让学生明确设一个量为X另一个量是总头数X,然后根据只数与脚数之间的关系式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一节课下来,课堂上我只让学生练了一道《孙子算经》中的原题,再没有多余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但是回到教室我马上对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多数学生解题时都用假设法解题并且正确率很高。




但本节课还存在较多不足。最欠佳的就是时间不够。由于教学内容的限制,课堂上让学生经历“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的过程,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最后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一节课的时间就显得不够用了,导致最后“做一做“中的两道题,一个是龟鹤问题,一个是租船问题,我没有时间让学生去解答,我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两道题知道“鸡兔同笼”问题不只局限于求鸡和兔,只要和它类似的问题都可称为“鸡兔同笼”问题。所以就只好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课后延伸,只是草草总结了一下,对学生说生活中有许多“鸡兔同笼”问题,待到下一节课再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87b68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