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古诗三首生字表

2024-01-17 05:2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古诗三首生字表》,欢迎阅读!
生字表,上册,古诗,单元,语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古诗三首生字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古诗三首生字表 (hán) 寒冷 寒冬 心寒 (jìng)小径 捷径 曲径 (xié) 斜坡 倾斜 斜视 (shuāng)霜冻 霜降 冰霜 (zèng) 赠送 赠品 赠言 (liú)刘海

(gai) 瓶盖 井盖 盖子 (jú) 菊花 雏菊 菊坛 (cán)残疾 摧残 残阳 (jūn)君王 君主 君子 (chéng)橙子 橙黄 橙汁 (sòng)送别 送礼 送行 (tiāo)挑担 挑水 挑刺 古诗三首课文主题

《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赠刘景文》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夜书所见》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感情。 古诗三首的诗意 山行

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赠刘景文

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


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夜书所见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古诗三首作者介绍

《山行》杜牧 :(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赠刘景文》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夜书所见》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主要作品:《游园不值》《嘉兴界》《访隐者》《四朝闻见录》等。 古诗三首课后习题答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背诵指导:可在熟读古诗、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景物或重点词语进行背诵。如《山行》“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赠刘景文》“荷尽——菊残——好景——绿”;《夜书所见》“梧叶、寒声——秋风、客情——儿童、促织——篱落、灯明”

2、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诗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

《山行》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寒山深远,石径曲长,白云袅袅,人家暖暖,一驱深秋清冷之意。后两句写出的枫林比二月春花还艳丽,使诗人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从“寒山”和“霜叶”这两个词不难看出古诗写的就是秋天的景色。

《赠刘景文》前两句写景,虽“荷”已“尽”“菊”也“残”,但傲然挺立的“霜枝”给诗中的秋添了一份无畏的气概。后两句诗人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勉励。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dbd88e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