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心得

2023-04-23 14:0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心得》,欢迎阅读!
读后,教学设计,追求,理解,心得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寒假期间有幸得到李玉飞校长的推荐,读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总共13章,这本书第一章中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与方法,以避开学校教学设计中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聚焦活动的教学:没有明确学习体验如何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聚焦灌输的教学:缺少明确的大概念来引导教学,缺乏为确保学习效果而进行设计的过程。这本书认为我们教师在考虑如何开教育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必须首先关注学习期望,然后才有可能产生适合的教学行为;认为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这个概念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为追求有意义,有效果的教学设计以及思考和寻找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路径颇有启迪。

第二章对“理解”在概念和实践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和解释,提出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有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特别有价值的是,作者将具有多维性和复杂性的理解概括和界定为: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第四章:理解六侧面)对教与学的设计具有关键的意义。

这本书提出了一种课程与教学的设计方法,旨在促使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提升学习迁移能力,为学生提供理解概念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一些零散的知识和技能,并揭示与内容相关的大概念通过对大量的教学实践进行积累和总结本书,还提出了一个关注学生理解的单元模板,以协助教师设计课程,预评估围绕大概念基本问题和核心评估任务提出了如何把教学单元放在一个更大、更连贯、更结构化的课程和项目框架中进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一套在课程和评价中实现质量控制的设计标准。

这是一本值得我们反复翻阅的书,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课程标准已经注定教材体系已经初步建设完成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感到,紧迫、需要的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那么所谓的行动,指的是所有在日常课堂上每天与学生互动的老师们在主导教学中的具体行为,这是关系到课程改革理念和方案能不能真正落实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环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6ba66e3a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