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母亲是儿子人生的总设计师(2)

2022-06-30 03:0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38节:母亲是儿子人生的总设计师(2)》,欢迎阅读!
设计师,儿子,母亲,人生

38节:母亲是儿子人生的总设计师(2)

2.开发儿子的智力。

教育学家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3岁之前,是孩子智力开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一关键期,家长没能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智力引导和开发,那孩子智力开发的潜能就会逐渐递减,甚至还会出现萎缩现象。心理学家们把这一现象总结为"智力递减定律";

因此,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来讲,婴儿时期的一年,绝非是普通意义上的一年,孩子在这一年内所开发的智力,甚至比此后十年所开发的智力还要多。

那么,母亲在孩子的智力开发中,又发挥着什么作用呢?

在孩子的智力开发方面,母亲的作用是极其重大的。如果在孩子生命的头几年,母亲没有在旁边呵护其成长,那孩子的智力开展将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当然,这一结论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而得出的:

在美国,有一个时期内,孤儿院里婴儿的死亡率很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心理学家对两所孤儿院进行了认真调查。

结果,他发现,在其中一所孤儿院,医疗和其他设备都非常完善,只是护士配备缺乏,即每10个婴儿由一名护士照看,因此这个孤儿院婴儿的死亡率极高。而存活下来的大多数婴儿都呈现出明显的自闭症特征,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但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的智力开展都存在严重的问题。例如,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孩子到了2岁,还不会走路;到了3岁时,还不会说话;有些孩子甚至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

但在另一所孤儿院,情况却完全相反。这所孤儿院虽然物质和文化条件都非常恶劣,护士却非常多。一名护士照顾2个婴儿,她们就像母亲一样照顾婴儿。因此,这些婴儿几乎都很健康,他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很强,死亡率极低最重要的是,到了一定年龄,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走路、说话、自己穿衣服等。

由这次调查研究,理学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母亲的关注和保护,是婴幼儿身心健康发育以及智力开展的根底。如果在孩子生命的早期,母亲就无视他们,或者常常使他们感觉到不舒服,那孩子的智力开展就很可能会出现障碍。

3.赋予儿子心灵的力量。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父爱和母爱,但父爱与母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爱,它们是不能互


相代替的。

其实,不管是正在成长的小男孩,还是已经成家立业的男人,或者是已经年过半百的中年人,母亲的存在都会带给他们十足的平安感,母亲永远是他们心灵停泊的港湾。

一位成年男士曾这样说过:

我的老母亲去世时已经九十多岁了,那时我都已经有孙子了。但母亲去世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做噩梦,梦到我小时候被恶人追打。即使是在白天,我心里也总是空落落的,而且总是会出现一阵阵害怕的感觉。

母爱是神奇的,即使是那些年过半百的中年男人都会对它迷恋。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那位男士对母爱的那种追随并不是迷恋,而是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心理的支持,而这种力量的给予者只能是母亲。

为了验证母爱的伟大以及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心理学家曾用猴子做了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小猴和母猴隔离,在小猴子单独生活的过程中,心理学家发现,遇到可怕的事物,如心理学家戴着老虎或狮子的面具出现在它面前,小猴就会吓得浑身哆嗦,然后蹲下来抱住自己的头。但如果把一个假的母猴放在它身旁,它会抱住"母亲";,然后就像有了靠山似的,不断冲着"老虎";"猴子";龇牙咧嘴,甚至还会走过去向它们挑战。

由这个试验,心理学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母爱是孩子的强心剂,它会给予孩子十足的平安感,促使孩子去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4.塑造儿子的性格。

行为学家通过对一些少年犯的研究,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犯有偷窃罪的男孩,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没有母亲,或者不与母亲生活在一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ae8ce7a1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9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