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2022-04-22 04:50:0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欢迎阅读!
黄土高原,发祥地,中华民族



初中地理小论文





浅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作者姓名:廉 指导教师:邢

位:西峡县田关乡第二初级中学

间:20123








浅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靠秦岭,北抵长城,总面积64km2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很多朝代在此建都,至今保留着许多文物古迹,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精粹所在地,也是21世纪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根据地。 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极大地威胁着黄河下游的安全,成为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心头之患。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一) 自然因素:

1. 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2. 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3. 地面物质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空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4. 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而黄土高原恰恰是一个植被极度缺乏的地区。 (二) 人为原因:

1.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表植被。

2. 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二、水土流失的特点

1侵蚀强度大。该区侵蚀模数大于15000 t/km2 以上的水蚀面积达3.67 km2占全国同类侵蚀强度面积的89%局部地区侵蚀模数高达3-5t/ km2 2、时空分布集中。69月,产沙量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7.86km2的多沙粗沙区,该区域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2.3%,年产沙量却达11.82亿t,占同期黄河输沙总量的62.8%其中粒径大于0.05mm的粗泥沙3.19亿t,占粗泥沙输沙总量的72.5% 3、泥沙主要来自沟道侵蚀。该区沟壑发育,沟道侵蚀十分严重。尤其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崩塌、滑塌、泻溜等重力侵蚀十分活跃,沟谷面积虽占总面积的40%左右,而产沙量却占总产沙量的60%以上。




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群众贫困、经济落后,而且给下游防洪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

1、恶化生态环境,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降低,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剧了贫困,制约了经济发展。

2、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威胁黄河防洪安全。该区年均约有4亿t黄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造成河床逐年抬高,平均高出地面4-6m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直接威胁着下游两岸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该区水资源相对匮乏,但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支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同时,每年需要150亿 m3左右的水资源量用于冲沙入海,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1、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修建水平梯田和沟坝地等基本农田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2、坚持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基础,着力建设区域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建设必须以林草建设为重点,抓住蓄水、节水这个关键,走综合治理的路子。一是因地制宜,抓好造林种草。要根据实际,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特别要引导群众发展适销对路的经济林果,让群众得到实惠。二是实施雨水集流工程。采取多种形式,蓄存降水,发展窖灌等节水农业,解决好农村饮水和基本农田的补水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三是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搞好产业开发。促进一批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的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变毁林开荒、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眼前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加快恢复植被进程,使生态环境尽快向良性转变。

3、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突出经济效益,走优质高效之路。大力发展集雨节水灌溉,推广普及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4、坚持把治理开发和预防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制止破坏林草植被的势头,依法保护水土和林草资源,把已建成的烂沙、治水工程管护好、经营好,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总之,只要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一定会减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惠及下游人民,进而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b22029dd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