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必读民俗故事

2023-04-11 05:0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年级必读民俗故事》,欢迎阅读!
民俗,必读,年级,故事

一年级必读民俗故事

人们传说嘉峪关关城附近的这棵古柳就是那时所栽,因此,被称"左公柳"。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左公柳

在嘉峪关关城闸门附近,有一棵两人合抱不拢的大古柳,根深叶茂,浓荫遮地,被人们称为"左公柳" 关于这棵古柳树还有着一段传说。

据传,清朝同治年间,,左宗棠奉命率军前去平息动乱后,他来到嘉峪关。当他看到戈壁滩上一片荒凉景象,除了稀稀疏疏的骆驼草外,就什么也见不到了,令他感概万分。由于左宗棠所率领的多是湖湘子弟,被迫远离山青水秀的家乡,来到这茫茫的不毛之地,便纷纷开了小差。

左宗棠见此情况,为了稳定军心,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命令全体将士加宽道路,并决定在路旁大量植树,制定出严格的法令,以保证树木的成活。若干年后,这一带已经杨柳成荫,树木成行了。后来有个文人曾在一棵柳树上刻下一首诗:"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百日红

美丽的大海边,有一对相爱的人儿。小伙子高大英武,姑娘温柔贤惠,别提多般配了。可突然有一天,海里掀起几丈高的大浪,一条三头海蟒赶散了鱼群,撞翻了渔船,断了渔民们的生计,小伙子与姑娘也过不上安宁的日子了。于是,小伙子挺身而出,决定带领渔民们去除掉这个恶魔。临行前,姑娘珠泪涟涟,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小伙子从腰里掏出一面镜子,对她说:“别难过!你看着这面镜子,如果里面的桅杆是白色的,就是我胜利了;如果桅杆变红,有渐渐黑了,那就是我...”姑娘不让他说下去了,“你放心上路吧,我一定会等你平安回来的。”

小伙子走了,姑娘天天对着镜子。只见里面浪涛汹涌,忽明忽暗。过了几天,突然出现了一根红桅杆,渐渐地颜色越来越深,越来越暗,


最终变成了黑色。姑娘悲痛欲绝,抱着镜子痛哭不已,不久就去世了。渔村的人们把姑娘葬在了海边。第二天,坟上开出一支又红又大、不知名的鲜花。当这支花开满100天时,小伙子回来了。听到这个噩耗,才明白是海蟒的血溅到桅杆上,姑娘因误解而去了。他趴在坟上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那整整开了100天的花却一瓣一瓣地凋零了。从此,人们就将这种不知名的、开过百日才败的花称为“百日红”。

秤星的由来

相传16两秤的秤星,每一颗代表一颗星宿,它们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

在秤杆上嵌这16颗星时,其星的颜色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要心地纯洁,不能昧着良心(黑心)

倘若短斤少两,少1两叫“损福”,少2两叫“伤禄”,少3叫“折寿”。

由此可见古人在发明秤时所费的苦心。这些秤星时时刻刻在告诫生意人:务必买卖公平,切莫短斤少两。

中山装的由来

中山装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男式礼服的代表性服装。

--山先生居住日本期间,看到日本学生所穿服装简单朴素、方便、灵巧、大方,于是他就将这种学生装的领子和口袋等部位加以改革,改成单立领,前身门襟九个扣子,左右上下四个明袋,袋褶向外露,后身有背带缝,中腰处有一腰带。这就是最早的中山装。

辛亥革命后,关于革命党人该穿什么服装问题曾展开争论,孙--山主张穿广东便服,把直领改为翻领。服装师就根据孙--山的建议,设计了一种四个口袋的翻领上装。孙--山自己带头穿。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服装称为“中山服”。

寒山寺

有一对孤儿兄弟,自小失散。长大后,弟弟听说哥哥在一座寺庙里做了和尚,就决心要去寻找他。风霜雪雨,寒冬酷暑,一路风尘,弟弟无怨无悔,他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哥哥。

这一天,已经累得面黄肌瘦的弟弟来到了苏州城。一打听,人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cc37a5cf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