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12-20 04:1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欢迎阅读!
标下,古诗词,语文,策略,有效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



摘要:在新课本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求知欲的驱使下更好地展开知识探究,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是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方法进行探索,旨在更快速的加强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 灿烂的明珠。新课标规定:“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古典诗词,得到的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积淀,更是心灵与诗歌的融合。教学时,教师应更新观念,优化教学,引领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随其悲而悲,随其喜而喜.新那么,在小学阶段该如何教导学生欣赏古诗词呢?在这里,浅谈我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几点经验与感受。

一、兴趣导入,知人晓情

教师在开启课堂教学中可参考多种导课形式,根据不同的诗词內容选择恰当的导入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一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包含时代大环境、诗人创作该诗词的境遇。与古诗紧密相连的是诗人所生活的时代大环境,一个阶段的诗词总是大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抓住这个特点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整首诗的语言风格。了解诗人创作时的人生际遇则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诗词。在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着重了解创作阶段作者的心路历程。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创作背景,还可以培养学生整合资源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游山西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了解诗人当时的生活状况。陆游被罢官闲居在家,但是他并不因此心灰意冷,从文章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能感受农村生活的希望和光明。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人生态度正确引导。

二、鼓励学生质疑,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课堂学习中,老师要让学生的疑问得以表达,需要教师创设宽松安全而自由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思考,并且不断质疑,甚至我们认为不断给老师添“麻烦”。由此我想到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古诗中的一幕:在学习中,我班一同学提出:“最后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注释里面‘歇’是‘尽’的意思,诗句中为什么不直接用‘尽’而用‘歇’呢?”我当时一愣,心想:怎么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有意义吗?这不是捣乱吗?正在我愣神之际,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试着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我给你打个比方,一杯水喝完了,也就是尽了,它不会再回来了,而‘歇’,是休息的意思,它歇一歇还会再回来。”正在我惊喜之余,其他同学也受到了启发,有同学立刻站起来补充说:“‘春芳歇’,说明春天还会再回来,一年四季是轮回的。

三、反复吟咏,获得美感

古人吟咏诗句,总是带着感情边读边思,读到兴奋之时,往往手舞足蹈,心潮激荡,可见一首好诗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训练。要学生反复诵读,带着感情读,读出韵味,读出旨意。

例如,教学白居易的七绝《暮江吟》,在理解每句诗意后,就要强化朗读训练,不断地读,不断地品味,不断地感受。读第一、二句诗,主要领悟当时江水夕照的奇丽景色:黄昏时分,夕阳的余辉“铺”展在江面上,江水一半火红,一半碧绿。这里为什么不说“照”却说“铺”呢?因为这时红日西沉,残阳己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射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这样不仅化虚为实,生动形象,富有动态之美,而且“铺”字显得平缓、舒展,摹出了秋天夕阳的柔


美,给人以恬静、安闲、怡然自乐的感觉。这样通过反复吟咏,反复品味,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感染。

四、科学布置课后作业,提高作业趣味

课堂上,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内容,课下还要巩固复习。如基础的字词和古诗背诵,此为第一项作业,让那些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去做,学习力较强的孩子就不必去做;由本课的古诗文再拓展到类似的其他古诗文学习、积累,或者由本课古诗文内容所联想到的或者深挖的内容,让学习力强的学生去做;对于一些表演性、讲解性的作业,如把这首诗、这篇古文讲给家长听或者表演以下故事情节等等,学生可以自由选做。

比如,可以让学生自选喜欢的古诗篇目,结合诗意发挥想象,进行创作。经过他们的巧妙构思、巧手绘制,浓浓的诗情变成一幅幅生动鲜明的诗配画。一幅幅学生作品都透露着对古诗的欣赏和想象能力,诗与画相结合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艺术熏陶,将美育贯彻语文教学中,落实“双减”政策,不忘初心,让教育回归本位,让艺术素养落地生根。

总之,小学阶段教师要求学生诵读、积累诗词,鼓励学生多学习诗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诗词时找到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乐趣。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导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学以致用,最终实现自身语文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施芳芳.小学语文中有效实施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831):15-16.

[2]隋红梅.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以读为本”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10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ce697b32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