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设计

2024-04-04 20:1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音乐家,小小



教学设计《我是小音乐家》



教学内容:歌曲《我是小音乐家》

教材分析: 《我是小音乐家》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四课的一首歌曲。歌曲曲 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 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我是小音乐家”,歌曲为 2/4 拍,一段体 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很喜欢音乐课,唱歌的时候很喜欢手舞足蹈, 大部 分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识谱能力较强,创造力和表现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还有 一小部分的学生比较调皮,对他们应加强正确的引导。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注 重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还要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 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 合手段,进行音乐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设计理念: 乐是听觉的艺术,离开了听,音乐就是无源之水。

本课的设计,我充 分抓住一点,让学生在充分聆听歌曲中感受音乐、理解和学习音乐。将 音乐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帮助学生更轻松愉悦的 掌握新知识。在听、唱、演等多种音乐活动中,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美, 逐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目标: 1 能以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 并大胆进行歌表演,从音乐中体会做小音乐家的乐趣。 2 了解伦敦、柏林、巴黎、吉他、提琴、法国号等相关知识。 3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为歌曲创编第四段歌词。 教学重点: 以欢快,活泼的情绪完整的演唱歌曲并大胆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 八分休止符、圆滑线和弱起小节处的演唱处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教学方法:听唱法、创造性活动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观看视频《李喜芽》 2、引出课题《我是小音乐家》。 2 歌曲教学。

(一)、聆听歌曲,熟悉歌词和曲调。 1、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全曲。 1)、歌曲的情绪? 2歌词当中出现了哪三种乐器? 2认识了解乐器。 1分别播放提琴、吉他、法国号这三种乐器的音乐让学生听听他 们的音色并说一说三种乐器给你怎样的感受。 3)、学生伴随着这些音乐和老师一起来表演每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4、让学生再听全曲。 师:小音乐家分别在哪几个城市演奏这些乐器?伦敦、柏林、巴黎 分别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5跟随老师一起画出歌曲的旋律线并用身体来表现。

(二)、学唱歌曲。 1师:听了这么多遍,我们对歌曲是不是越来越熟悉了?那,能跟 着老师的琴唱唱吗? 2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哼唱第一段的旋律。 3学生唱第一段歌词。 4 教师指导:①“我弹起吉他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唱得应自信、骄 傲。 ②“勃隆砰砰砰”唱得轻一些,声音要有弹跳力。 ③“跳 哟,唱哟”应唱的圆滑一些,并在中间加入“哦”字。 5、学生完整地演唱第一段。 6、学生填唱二、三段歌词。 7、学唱完三段之后提醒学生注意老师刚才提到过的注意事项,并且在 音量上提示弱起小节应弱唱, 跳呦唱呦应强唱。 8、完整的演唱全曲,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

三、表演歌曲。 1、师生共同表演。 2、教师带领学生加入动作边唱边跳。 3


个别同学上台表演。

四、拓展活动。 1、将学生划分小组为第四段设计歌词,并表演歌曲。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你有什么梦想呢?希望今天通过学习《我是小音乐家》能 够伴着你的梦去实现它。让我们在《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歌声中 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课。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音乐是听觉艺术。离开了“听”,音乐就成了无水之源,离开了“听”, 音乐教学就无法实施。本课的设计,我充分的抓住这一点,让孩子在充分聆听 歌曲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学习音乐。依据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 了四个环节: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观看《李喜芽》这位残疾的钢琴家的视频短片, 让学生与本课的主题结合引出课题。随后在《我是小音乐家》的伴奏下和学生 一起画旋律线,让他们对音乐曲调一个初步的感知。 在歌曲教学环节,我分了三个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反复 聆听歌曲,在每次聆听时给他们提出不同问题,这样通过反复的聆听学生对歌 词和曲调就更加熟悉。接下来聆听乐器音色、模仿乐器演奏、演唱乐器演奏的 旋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热情。 第二部分,学唱歌曲。首先让学生哼唱歌曲旋律,即把枯燥的发声训练用 歌曲旋律代替,又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旋律。接下来画旋律线有助于学生更好 地掌握歌曲的音高与音乐起伏。在接下来的填词环节中,我没有把歌曲中弱起 小节、八分休止符、圆滑线的乐理知识告诉学生,而是通过身体动作让学生理 解这些地方的演唱,经过一步步指导,学生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歌表演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表演起来也就轻松自如多了。 最后的拓展活动,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为第四段设计歌词,提高 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整节课下来,自己觉得还可以,但仍有很多问题: 1、导入显得过于沉闷,学生没有愉悦的感觉。 2、在教授乐器演奏姿势时教师没有做镜面示范导致学生动作不统一。 3. ppt 制作不精细,板书有的准备的东西过于紧张没往上贴。 4、后面学生表演唱时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最后导致学生没有活跃起来。 5因为是借班上课,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素质比较高,内容应在充实一些。 专家点评: 1、演唱形式过于单一,应一唱一和多种形式。 2、读歌词很重要,注意读词的重要性。 3、乐器教授的姿势不够准确。 4、课件缺乏美感。 5、课堂张力在大一些。 6、学生应该动起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fd4848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