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邻》杜甫的唐诗鉴赏

2022-10-16 22:1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南邻》杜甫的唐诗鉴赏》,欢迎阅读!
杜甫,唐诗,鉴赏

《南邻》杜甫的唐诗鉴赏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 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 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 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 相送柴门月色新。 杜甫诗鉴赏

距离浣花草堂不远,有位锦里先生,杜甫称之为“南邻”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杜甫从他家走出以后,写了这首《南邻》诗。 诗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进门是个园子,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都熟了。说“未全贫”实指这家境况并不富裕。但从山人和全家的愉快神情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可见这家时常有人来往,连孩子们都很好客,阶除上啄食的鸟雀,看到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多么和谐、宁静!三、四两句是一幅形神兼备的绝妙的写意画,连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诚恳而又热情的性格都给描绘出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下半篇又换了另一幅江村送别图。白沙”“翠竹”,明净无尘,在新月掩映下,意境显得特别清幽。这就是这家人家的外景。因为是“江村”,所以河港纵横,“柴门”外就是一条小河。

王嗣奭《杜臆》曰:‘野航’及乡村过渡小船,所谓‘一苇杭之’者,故‘恰受两三人’。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这“野航”;来时,他也是从这儿摆渡的。

从“惯看宾客儿童喜”到“相送柴门月色新”,不难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间“具鸡黍”“话桑麻”这类事情,都略而不写。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剪裁得当,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恬淡的农家待客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907cb8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