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研究

2023-03-31 05:2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研究》,欢迎阅读!
心理分析,产后,抑郁,护理,患者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的心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改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自20152月至201512月在我院产后抑郁的50例产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症状,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丧失乐趣,情绪低落,认知错乱,情绪敏感,无精打采,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产后抑郁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对分娩准备不足、产后身体恢复不佳以及家属关心不足等。结论:在产妇在产后抑郁心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产科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产后护理措施来改善产后抑郁症状,提升产妇对护理服务和医院的满意度。 【关键词】产妇;产后抑郁;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4-0157-02

孕妇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都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产后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1]因此,针对产妇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与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产科护理人员给予相应的产后护理措施,改善产妇抑郁状态,提升护理素质和护理水平,提升产妇对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了进一步完善产科的护理工作,本次研究中,我们特地选取了20152月至 201512月在我院产后抑郁的50例产妇,通过对其临床表现与产生抑郁原因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改善产科的护理工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2月至201512月在我院产后抑郁的50例产妇,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6.4±5.7)岁,孕周3742周,初次怀孕患者29例,多次怀孕21例;产1次者26例,产2次者21例,产3次者3例,产妇出现产后抑郁与年龄、分娩时的孕周、孕次、产次等无关。 1.2 调查方法

50例产妇产生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产生产后抑郁的原因进行调查,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以及与患者、家属面谈等形式,总结归纳产妇产生产后抑郁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2.结果

在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0分,全部收回,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 50例产后抑郁的患者临床表现为:a、丧失乐趣,产妇发生产后抑郁后,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没有兴趣,十分悲观,认为生活没有什么意义;b、情绪低落,产妇抑郁后常出现独自悲伤的情绪,随之产生冷漠、压抑的情况,在遇到困难时容易感到绝望,可能出现比较极端的选择,造成严重的后果;c、认知错乱,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判断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的明显下降;d、情绪敏感,部分患者在与家人、社会相处的过程中较为敏感,易产生敌对情绪,造成矛盾,可能出现妄想症等;e、无精打采,患者缺乏精力,无精打采,难以照顾自己和婴儿的日常生活;f、食欲下降,产妇抑郁后通常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g、睡眠不佳,患者抑郁后失眠、早醒,睡眠质量不佳。50例产妇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产后抑郁,在产后发生抑郁的时间为140d,其中以110d居多。


对患者发生产后抑郁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由于产妇自身缺乏妊娠、分娩以及产后婴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对于怀孕、分娩的心理准备不充分,在产后不能很好地适应母亲的角色,不能有效承担母亲的责任,同时,存在部分产妇怀孕和分娩后体型无法恢复,造成产妇在产后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情绪波动,焦虑甚至抑郁的现象;产妇在怀孕与分娩过程中缺少丈夫和父母的关心等引发产妇产后出现产后抑郁。 3.讨论

产科护理工作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相关报道中称,产后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产妇产后抑郁的分析和护理,已经逐渐医院产科工作者的重视,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改善患者产后抑郁的状态,提升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在对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中,患者临床表现为:丧失乐趣,情绪低落,认知错乱,情绪敏感,无精打采,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产后抑郁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对分娩准备不足、产后身体恢复不佳以及家属关心不足等,造成产妇在产后心理压力过大,发生产后抑郁,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在对患者产生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产科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产后护理措施,改善产妇产后心理状态,提升产妇分娩后的生活质量,提升产妇对医院的满意度:a、正确评估,在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在对产妇病史以及身体状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可能引起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的诱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规避,护理人员在与产妇沟通过程中要热情体贴,运用护理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解除致病相关因素,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3]b、健康教育,为产妇讲解妊娠、分娩以及产后婴儿护理的相关知识,消除产妇的恐惧感和紧张感,使产妇对分娩过程有正确的认知,向产妇明确自身心理状态对胎儿的影响,使产妇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分娩并积极适应产后状态,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同时对家属进行必要的教育和指导,争取产妇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在生活关心和支持产妇,避免由于家庭因素造成产妇抑郁;c、产后护理,在分娩后为产妇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保证产妇的休息和睡眠,促进产后身体恢复[4];帮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对婴儿护理和接触进行必要的指导,避免因角色不良导致产后抑郁;鼓励产妇与外界多交流与沟通,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预防产后抑郁。

综上所述,在产妇在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产科护理人员要采取相应的产后护理措施来改善产后抑郁,提升产妇对护理服务和医院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邓爱文,熊日波,姜婷婷等.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在广州市城区产妇的临界值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7):101-104.

[2]王丽,李文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为产后抑郁症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当代医学,2014,20(14):65-67.

[3]谭俊艳,韩庆霄.逍遥散阿米替林联合心理疗法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西中医,2014,35(6):697-698.

[4]杜爱丽.产科应激事件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J].医学,2014,24(34):4806-480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9cf0f7b30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