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3-01-30 06:3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欢迎阅读!
写作,能力,提高,如何,学生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文教学中,对教师来说,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作文在高考语文150分的总分中占分高达60分。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准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文文字,使他们具有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水平,作文教学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水平的艰巨任务。由于作文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能集中反映出学生的思想理解、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等方面的情况,因而成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加强作文教学,不但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能有效地促动读、说、听水平的发展,有利于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任务。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这里,我谈一下几点体会和做法。

首先,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力求写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实行,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写作愿望。在日常教学中,使教师困惑的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面对作文题目竟无从谈起。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激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起学生的感情。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此外,还必须积极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协助学生激发写作的情感,激起写作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次,多写片段,多记日记,练写随笔。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度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中学生平时能够实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理应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但能够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能够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使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随笔,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 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水平 。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逐步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就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写社会、写人生。内容 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社会见闻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尽入笔底。 有个学生对校园常作细致观察,从景到人,从人到事,连续写了校园生活之一、之二、之三……随笔里,我看到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也有到了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出的观察兴趣。不但有话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活,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第三,要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教会学生选择,吸收素材。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水准,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阅读是吸收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水准上依赖于阅读。阅读,架起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教师借助课本,通过曲型课文或片断讲解,不但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


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例如《伊芙找海龟》的阅读片断中,有一段伊芙寻找小海龟的描写:听了妈妈的话,伊芙双膝跪下,翻起厚厚的落叶,拨开密密的草丛……发现了小海……这段描写中翻起拨开发现词,学生经过阅读了解到其与后面名词搭配的准确性以及小伊芙是经过了仔细寻找的。学生对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作文时遣词造句自然有方法可用,有规律可循了。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通过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搜集素材,让学生提高主动选择、分析素材的能力。学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并掌握良好的积累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除帮助学生获得足够的素材外,更应教师学生主动选择和分析有用的素材并养成习惯。

第四,模仿范文,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第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不会打击他们的信心,要给学生信心,多多鼓励他们,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很难的事,从而畏惧写作。

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创作,推荐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光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如有的时候推荐学生投稿到《砺中文苑》,这样能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多练多读,让学生有内容,有情趣地完成作文,让学生写的东西有真情实感,同时要多给学生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创作,从而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a339c169b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