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三教案集.docx

2022-04-16 23:1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三教案集.docx》,欢迎阅读!
选读,宋词,唐诗,教案,专题



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三教案集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专题三5份打包)[中学联盟] 江苏省XX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 案:专题三:将进酒.doc[中学联盟]江苏省XX市第二中学 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专题三:梦游天 姥吟留别[中学联盟]江苏省XX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专题三: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学联 盟]江苏省XX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教案:专题三:送友人・doc

中学联盟]江苏省XX市第二中 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

读》教案:专题三:月下 独酌.doc主备人宋春玲用案人姚先剑授课时间课题将进酒 李白教学目标1•认识李白,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 义。2•熟悉诗人当进的写作心境,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 杂的思想情绪。重点把握本诗感情基调,理解诗人情感, 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难点教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一、导入1•诗歌导入:杜甫有 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 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2.提问:读过诗 后,你能通过这四句诗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吗?明确:诗酒 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曾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杜甫描写李白的几 句诗,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

“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醉后,豪气纵横,狂放不羁, 即使




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 豪地说:“臣是酒中仙!”《将进酒》即是李白的代表作,今 天我们通过这首诗来走近李白。二、文题解析《将进酒》 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 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 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 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将进酒,注意读音,“将” 的意思就是“请”,连起来解释就是“请喝酒”。原来这是 一首劝酒诗。李白为什么写劝酒诗,他在什么情况下写这 首诗的呢?……主备人宋春玲用案人姚先剑授课时间课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第2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李白,

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2•熟悉诗人当进的写作 境,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绪。重点诗人抒 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义特征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法诵读 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一、诵读并分析③ 段1.段意讲解:第三段惊梦长叹一一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1.请一位同学诵读③段,其余的同学思考:段中反映了李 白怎样的思想性格(讲解一些李白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性格 作提示)明确:“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在“留别”

二字下标示双横线)。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 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板书:蔑视权 贵,傲岸不屈)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的情绪和 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 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 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 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2 .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呢?对表现主题 有什么

作用?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 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 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 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 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 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 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主 备人宋春玲用案人姚先剑授课时间课题月下独酌四首(其 一)教学目标赏析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丰富的想像重点赏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丰富的想像难点教法诵读,赏析教学过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一、诵读指导:二、李白7 01-762 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 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 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 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 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他的诗,想象 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 无人能及。三、赏析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 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 特点?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 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 的知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acf4a3596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