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学二年级语文为例谈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

2022-05-24 07:21: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小学二年级语文为例谈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欢迎阅读!
线下,衔接,语文,有效,年级

以小学二年级语文为例谈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 “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课堂从教室搬到了网络上,老师们纷纷走下三尺讲台,来到电脑屏幕前,学生们宅家线上上课,开启新一学期的学习生涯。冬去春来,暖风和煦。在这春花烂漫的日子里,终于,期盼已久的返校复学的日子,随着高年级的分批入校而来临,坚守了11周的线上教学终于尘埃落定,又回归到常规课堂。

尽管线上授课,老师们都铆足了劲,积极探索线上授课技术,努力钻研每一个文本,反复推敲知识点呈现的策略,精心备课,资源共享,尽最大可能追求每天20分钟的课堂效率。但是线上授课受时空限制,师生隔着屏幕,同伴各自居家,学生的学习以听、看为主,缺少互动和及时评价,加之低年级孩子自觉性和主动性都比较弱,老师很难精准把握学情。做好教学衔接,成为复学后学科教学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学生需要什么,老师才教什么。通过两个多月的线上学习,学生的习得如何,学习的路上走到了哪里,存在着哪些问题,接下来的线下教学从哪里开始,如何找到起点从而精准施教?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精准把握的。学校高度重视,坚守初心,以生为本,合理谋划。我们二年级语文组老师们在学校意见指导下,积极探索,群策群力,以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

注重习惯养成,及时纠正强化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就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了详细的罗列和要求。低年级是学生习惯的养成期,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低年级来说,尤为重要。通过一年多的教育引导,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一些学习该有的习惯,在老师的提醒和同伴的相互影响下,他们能够做得规范到位,但是他们的自觉性比较差,独自宅家学习,缺乏老师的有效监督和同伴的相互促进,部分孩子仍然表现较好,积极肯定,但大部分孩子渐渐松懈下来,情况不容乐观。

(一)急需改掉疫情期留下的坏习惯

将近三个月的线上学习,低年级学生从原本老师孵小鸡式的时刻陪伴学习转变为各自居家学习。家庭,本就是一个随心惬意的地方,没有那么多规矩,坏习惯也就慢慢随之而来。

1.课前准备不充分

上课之前,准备好下一堂课所需的书本和学习用品,这个习惯自从进入校园就开始强调,平时在校已经不用提醒,做得比较好了。预习,是课前准备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的孩子,通过“一标二圈三读四认五思考”的五步法提前对文本进行感知,有助于课堂学习的有的放矢。线上上课以来,部分孩子的课前准备渐渐松懈了,个别孩子甚至连学习用品都不准备好。

2.上课过程不认真


小朋友们的线上课堂学习,几天新鲜感过后,由于独自居家,缺乏教室上课的氛围,而且师生隔着屏幕,互动受限,老师无法了解详情直接监管,就很容易坐姿不端,开小差,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大部分学生以听为主,思维参与较少。特别是本就顽皮的孩子,随着家长们的复工上班,爷爷奶奶无法及时监管到位,上课迟到、早退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固定场所上课,拿起手机躺在床上或者窝在沙发上看看,甚者边学边玩,借着上课的名义玩游戏,课堂常规非常松散。

3.课后作业拖拉敷衍

线上学习,老师把作业通过家校本发送给学生,作业的完成、提交、订正,完成的认真程度,都只能靠学生的自觉性和家长的督促,老师都没法监控。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等原因,没空监管,孩子就处于放养状态,学习状态越来越松懈,作业越写越敷衍,越欠越多。

(二)急需强化重返课堂后的常规

良好的课堂常规有助于学生静心听讲,融入课堂,活跃思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和保障,对于低年级来说,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部分。二年级小朋友通过一年多的习惯养成,已有初步的课堂意识,居家线上上课后,课堂意识有所淡薄,常规继续强化。

1. 调课堂常规表现

二年级小朋友课堂常规就从最基础的开始要求,站有站相,


坐有坐姿,书本的摆放,书写、阅读的习惯等等,通过反复强调以及制定制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 极引导融入课堂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学生融入课堂很重要,完全沉浸于课堂,积极思考,思维会随之活跃,才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所得,并且印象深刻。所以,线上转回线下,课堂中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以及思考的积极性,调动学生融入课堂。

(三)重拾以往良好的语文习惯

通过一年多的在校学习,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正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他们的语文学习好习惯还不稳定,受环境影响大,需要督促,两个多月的线上居家学习,好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沦陷,比如大声晨读,背诵积累精彩语段或者自己喜欢的部分;字如其人,每天练字三排;和好书为友,利用白天零碎时间看书和睡前半小时看书,汲取书中甘露,像蜜蜂采蜜一样,在课外书中采撷知识的“花蜜”;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回校以后,需要重拾这些通过一年多时间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分层多样摸底,明确衔接起点

两个多月的线上居家学习,效果怎么样?学生掌握了些什么,到什么程度?哪些知识点掌握普遍不够好,是需要重新学习巩固的?哪些孩子学得不太好,需要单独辅导,重点辅导哪些内容等等,这些都是老师们急需明确的,只有对学情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底数清,情况明”,才能精准地把握学生学习中存


在的问题,从而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良好的举措来顺利开展复学后的教学。

(一) 多种方式摸底

学生返校后,老师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对学生进行摸底,明确掌握学情。

1. 从作业中了解学情

作业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直接体现。每天线上课堂结束后,学生家作本里的作业表现出的问题,或多或少能够反馈出学习情况。学生返校以后,再通过检查作业本、书本课后习题来把握学生习得情况,并且做好台账,进行统计。 2.通过检测了解学情

单元检测、专项检测是最方便也是最直接的摸底形式,检测面广,知识点全,用时短,见效快,可以快速了解孩子们的掌握情况。检测完进行统计分析,学生哪些板块掌握较好,哪些板块存在问题,哪些板块急需补救,就非常清晰,一目了然。

2. 开展活动了解学情

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形式丰富的各类活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一些配套活动进行学情摸底。 ①“背书小达人”

低年级课文生动有趣,很多语段语句优美,适合积累背诵。但是具体背诵情况怎么样?有没有背下去呢?班级里开展“背书小达人”活动,将课文中要求掌握的古诗、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


诗歌和经典语段,作为必背项目,要求每个孩子准备好。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巩固的过程,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达人秀”进行展示,以此检测背诵情况。



②听写大赛

课内要学会的词语,在线上学习这段时间里,一直没法监控。开展班级听写大赛,鼓励孩子们去准备,在大赛中检测孩子们的掌握情况。

③字词对对碰

字词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统编教材较之前的教材,更注重识字量。在短短20分钟线上授课中,学生的识字情况到底怎么样?老师无法准确掌握实情。采用“小小点读机”生字找朋友”词卡“开火车”“识字大闯关”等形式,进行摸底,了解实情。

(二)重点问题梳理

通过摸底排查,老师们对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有了一些了解,是不够系统。由于线上学习时间限制,每天二十分钟,教学进度较平时要慢很多,回校后学习任务就较重,基本上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将所有的问题解决,所以梳理出最为重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和强化,便于线下教学顺利开展。

(三)团队合力谋划

我校二年级一共有7个班,每个班一个语文老师,7个老师就是一个团队。集体的智慧大无穷,通过梳理共性问题,大家以座谈


会和年级群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交流各班情况,纷纷献策献力,提出解决策略,所需的时间和具体的操作步骤,拥有了在这些金点子,衔接工作就简单方便。 三、结合实情起点,实施无缝对接

通过摸底和梳理,学生的线上学习问题浮出水面,曝光在我们面前。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线上有问题,线下落实处。问题之处,就是学生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衔接线下课堂,让线上线下自然过渡,无痕衔接。 (一)精心制定好教学计划

以二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我们根据线上教学期间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共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尽管本学期教学时间紧张,还是留下了对线上共性问题的落实时间,为线上线下教学衔接铺一条路。 (二)落实学生存在的问题

将线上学习学生存在的问题梳理后进行归类,根据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排序,分层次进行落实。 1.集中突破共性问题

学生习得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比如重点字词没落实、经典语段不会背、部分知识点不熟练等一些共性的问题,利用线下课堂,重新讲解学生错的比较多的易错字字形、笔顺,整体罗列一些共性出问题的知识点,采用对比、强化、反复操练等手段,重新巩固这些内容,让知识点落实到处。


2.引导落实个性问题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个性化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的,尽可能鼓励学生自己去弄懂落实,比如可以通过回看线上教学视频、自主复习、反复练习、个别指导等方法,逐步解决。自己没法落实的问题,老师帮着一起解决。 3.精准帮扶困难学生

加强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指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里特别要关注两类学生,一类是本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凑到线上学习这种方式,更无法适应,学习困难,知识点掌握不够好,这类学生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系他们,用心陪伴他们进步;另一类学生的学习能力没问题,受一些外因影响,导致线上居家学习效果比较差,比如我们班里的小琳,父母离异,爸爸早出晚归上班比较忙,身边只有奶奶陪伴。奶奶年纪已大,无法对小琳的线上学习进行有力的监管。两个多月的线上学习,迟到早退时有发生,经常拖欠作业,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复课后要制定计划,帮助她落实线上授课的知识点。 (三)精准开展线下教学

所有的摸底都是为了了解学生,找到起点,无痕衔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尽快适应线上课堂到线下课堂的转变,开展精准线下教学。

1.精心备课追求高效

低年级语文周课时比较多,但两个多月的线上授课,每天只有


20分钟的时间,导致教学进度比较慢。复学以后,时间上会比较紧张。但是,我们绝不快马加鞭赶进度,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步缓慢过渡,不会操之过急。那么进度怎么办?所以,我们就发挥团队战斗力,整理好新授知识的重难点,选择合适的策略去突破,精心备课,追求高效课堂。 2.不同层次分层教学

一个班级学生,学习能力本就有强有弱,线上学习之后,自觉的以及家长监管到位的孩子与不自觉家长又没空监管的孩子,差距就更明显了。回到学校上课,分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就非常必要。线上知识掌握不够好的先查漏补缺,线上知识已经学得比较好的学习鼓励预习,积极拓展课外知识。 3.已学知识合理复现

线上教学因为师生隔着屏幕,学生学习以听和看为主,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没有经过深层的思维参与,所以看似掌握了,但是不够透彻和刻骨,时间久容易淡忘。根据艾宾库斯遗忘曲线的规律,越是最近学得的越容易忘,所以在新课授课过程中,或者采用课前三分钟以及早读课时间,进行知识点的复现和温习,从而温故而知新 4.新旧知识交替进行

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编排,有很多知识前后都是有一定相关,螺旋上升的。在教学新课时,结合旧知进行学习,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引出新知识,相互促进。以二下教材为例,比如第一单元园地里


有半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提示,第四单元列举了如何书写三包围和全包围结构的字,第七单元则提醒孩子们有的字变成偏旁后需要关注大小、形态、笔顺的变化。在教学时,就可以结合新旧知识,交替进行。

(四)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

线上教学虽然存在诸如互动受限、不能准确把握学情、受网络干扰大、缺乏温度等诸多不便,但是,却也有较多优势。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为线下教学所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线上打卡

团队的影响力,往往优于个人的自觉性。打卡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比如背古诗,如果单独一个小朋友,或许很难坚持,但是在班级群里打卡,看到自己的同学都已经上传了背诵视频,就会有一种不服输心理,也会努力去完成提交。渐渐地,也就成了每天的学习任务,成了一种责任。 2.视频作业

低年级作业中口头作业占有较多比重,在线下教学中,一个老师对四五十个学生,口头作业提交受时空影响,学生在校时间有限,检测过于耗时,很不方便。钉钉班级群里的家校本,学生完成了就可提交,老师可以等有空了再来查看,比较方便。 3.资源共享

一直以来,年级组老师们都是资源共享的,共同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出谋划策。线上课堂的资源共享更充分,更彻底,资源更丰富。


很多名师工作室、教育机构纷纷推出优质的教学资源,供大家所用。恢复线下上课,这些共享的资源仍然可以为我所用。 4.课堂回看

正常的线下教学,一遍听完,如果没学会或者没认真听,要再学一遍,就必须要老师再讲一遍。但是线上教学的回看功能,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回归线下教学,对于某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或者难点,可以采用线上的方式录课发到群里,学生需要重温了就可以回看。

抗击疫情中,我们教育工作者,纷纷来到电脑屏幕前,克服种种困难,开启线上课堂。如今,绿草如茵,山花烂漫,孩子们回到了久别的学校。在这美好的春光中,我们以生为本,立足实情,倾尽所有的智慧无痕衔接线上线下课堂,精准施教,相信孩子们回归校园里,一定能学得更好,飞得更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b07a05e15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