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小分类》

2022-05-03 20:04:0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小分类》》,欢迎阅读!
数学教案,小班,反思,大小,教学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小分类》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小分类》 设计意图:

通过一大一小的两种实物让幼儿分辨大小、通过游戏图片等让幼儿反复认识大小,在熟练掌握了大小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来按大小不同进行分类,并感受到数学与大小的紧密联系。 活动目标:

1 巩固对大小的认识。 2 学习按大小进行分类。 3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4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按大小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鱼缸大小各一个 2、娃娃大小个一个 3、奶瓶大小各一个、 4、神秘袋一个

5 各种动物的图片人手一份 6、大小不同的筐子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

我们今天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1


大大的铃铛 (铛铛)小小的铃铛(铛铛铛)大大的西瓜(啊呜)小小的西瓜(啊呜啊呜啊呜)大大的汽球(噗噗)小小的气球(飞上天) 二、认识大、小

教师:看郭老师有一个大筐子 我们看里面都是有什么? 幼儿: 《鱼缸》 出示一个大鱼缸 一个小鱼缸让孩子对比 大小 ! 这是一个大鱼缸,这是一个小鱼缸, 老师总结:

利用三阶段教学法反复让孩子练习, 这是什么?幼儿:大鱼 缸等。 教师:看老师又拿出来的是什么? 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奶瓶。 幼儿:《奶瓶》老师:这是一个大奶瓶,这是一个小奶瓶,引导幼儿自己说出答案。游戏猜猜看,老师举起来的是什么?幼儿:奶瓶,放在桌子上的是?幼儿说:小奶瓶,利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练习。

教师:郭老师又变出两个,看看是什么? 幼儿:大娃娃和小娃娃。

教师: 哪个是大娃娃?幼儿:老师举起来的是大娃娃,放在 桌子上的是小娃娃,再请个别幼儿回答。 游戏:同上。

三、结合生活经验,学习。

教师:我们在班里找一下有没有大小不同的物品,让孩子在 班里找出大小不同的物品 请孩子自由的找 个别发言 ! 四、 孩子操作图片

教师:郭老师准备了几份漂亮的动物图片想和小朋友们分 ,有老鼠的图片,有兔子的图片,有熊的图片。[教案来自:教案网.]《拿出来让幼儿看一下都是大小不同的》

2


教师:分别发给幼儿每人一份,请幼儿自由操作把大的图片 放在大筐子里,把小的图片放在小筐子里。(给孩子们讲清分的规则让孩子们自由操作图片分大小) 最后一同分享结果! 活动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大小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大小,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小分类》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b0873f0ba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7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