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指导学习感悟

2023-03-06 02:3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指导学习感悟》,欢迎阅读!
创设,园区,感悟,幼儿,指导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指导学习感悟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指导学习感悟

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绝大部分幼儿来自街道、农村,多数家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认为只要孩子多学知识就好,所以我园在某种水准上也迎合家长,偏重于知识的传授。通过“国培”学习,看到了孩子们的快乐和在区角游戏过程中的各种水平表现,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回来后听了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刘洪霞的《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环境创设与指导》讲座,又让我感触颇深。讲座从幼儿园区域游戏的特点和教育意义;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区域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方法三个方面入手阐释了幼儿园区域游戏是孩子们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促动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途径;幼儿的各种水平都是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的。同事告诉我们没有游戏,孩子们就没有童年的道理。对于游戏材料的投放,我们都或多或少的存有着“一成不变式”“随意式”或。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材料投放要适宜、要适合已有经验、要适合孩子的水平技能、要适合孩子的发展性、材料要随时调控、整体性、材料要综合利用等原则,为我们今后区角活动的展开提供课科学的依据。对游戏活动的评价和教师介入时机上,讲座也用详实的案例和精准的剖析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模版,为我们提出了老师的有效指导策略,强调老师是孩子探究过程的观察者;老师是孩子操作进程的支持者;老师是孩子个性发展的引导者的观点,让我们再今后的工作中要即时调整自己的角色,适时的介入,用自己的语言鼓励幼儿愉快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交往、提升水平。今后,我园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

展开好区角游戏活动,让区角活动成为孩子快乐的天堂! 随着幼教改革的持续深入,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为一种自我学习、自主探索的活动,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注重和重视。

我们在园长的准确领导下,在持续的学习中探索适合我园实际情况的区域活动,同时,也深刻的体会到教师对活动材料的设计和投放是影响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更好地丰富区域活动材料,


使活动的展开更好地促动孩子的发展,我园已经在4月份已经实行了一次区域的评比,近日,又举行了区域活动的观摩。通过这次观摩,让我看到很多,也学习到了很多,下面就这次活动谈谈我自己个人的一点看法:

所谓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设置各种活动区,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区域活动中,玩具与材料是幼儿形成水平、积累经验的载体。它既是教师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

幼儿与教师、与同伴、与环境互动的中介。教师在选择、投放、变换玩具材料时,必须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同时要注意玩具材料的多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使它成为不说话的老师。让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由、自愿、积极、主动的去活动,从而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

1、在这次活动每个老师都做到了支持幼儿主动探索。

每个班级的区域活动氛围宽松,形式多样,幼儿可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和愉悦,所以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做到了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幼儿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幼儿不是被动的受教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孩子们正是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在这次区域活动观摩中,我们教师都没有像镜头中的教师那样充当答案的提供者,而是作为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和鼓励者,采取设疑、提建议等灵活隐性的方式支持

幼儿的活动,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2、每个老师都做到了个别指导与支持扶助。

这次活动中,我们教师对幼儿活动区的指导,首先放在对幼儿活动的观察上.从整体上了解全班幼儿不同的学习兴趣、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活动中幼儿的情绪等。从局部上观察个别幼儿玩什么、怎样玩、和谁玩等,对水平特别强或特别弱的幼儿,留意他们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b438565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