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讲义第八章社会工作研究

2023-04-12 01:2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讲义第八章社会工作研究 》,欢迎阅读!
工作研究,社会工作,讲义,初级,能力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讲义第八章社会工作研究 一、本章主要知识点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 ()具体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方法 2、个案研究方法 二、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定义

1社会工作研究:有的人把社会工作当作现象而进行研究,也有的人把它理解为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为了发展社会工作而从事的研究。 是指获取知识和发现事实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研究者依托专业伦理和研究伦理,使用社会研究方法,搜集和分析与社会工作有关的资料,协助达成社会工作目标。 2、社会工作研究特性:

1)以弱势群体及其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 2)注重采用社会工作视角; 3)体现社会工作伦理;

4)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实务及提升理论,从而推进民众福利; 5)研究者可以是资料的收集者、分析者和结果应用者; 3、社会工作研究的目的:

1)发展知识:检验社会工作的知识;发展社会工作理论;

2)改善社会工作实务: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因果,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工作方案,改善社会服务;评估服务成效,改进质量;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 定量 定性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排除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视为外人; 设法让被研究对象视为自己人;

研究和理论之关系 依托某些理论,形成假设,通过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 不一定要事先设有假设,而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理论假设 研究策略 演绎法 归纳法

资料特性 搜集和分析量化资料 获取描述性、非数字信息 结果范围 研究结论可以推论 注重个别性和特殊性,不做推论 ()具体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方法

1)问卷分为: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 2)问卷结构:

①封面信:调查者的身份、研究目的和内容、对象选择方法、保密原则,署名研究机构的名称;②指导语:说明问题细节及回答要求;③问题和答案:问题是核心,有态度、行为和状态三种类型;分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

(3)问卷设计原则:①以回答者视角为主,即问题和答案容易被回答者认可,容易理解和回答,用时长度恰当;②考虑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如回答者是否愿意、有无能力等;③整合研究目的、内容、样本和资料处理方法等因素,保证调查的可行性;

(4)问卷设计步骤:①进行探索性工作;②设计问卷初稿(卡片法和框图法);③试用和修改;

(5)答案设计: 封闭式问题答案必须满足答案的穷尽性和互斥性;开放性问题,空间大小要合适;


(6)关于语言:简短明了,避免双重含义,不要有倾向性,对敏感问题注意提问方式; (7)关于排序:被访者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封闭式问题可以置于前面,为、态度、背景、敏感的问题放在后面,从而利于被调查者进入答题状态,提高问卷回答的完整度;

(8)关于题数:所花时间越短越好,在3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 2、个案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从整体上对单个对象(如家庭、团体、机构、组织、社区等)的某项特定行为或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寻找原因、提出策略、建构理论、协助发展和提升绩效是个案研究的目标;

(2)个案研究特性:①非正式,即可以不拘时间、地点并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②手段和资料多样化;③详尽深入,即对个人生活史及有关文献都加以考虑,注重主观感受;④强调应用性研究,注重改变行为的模式; 3、行动研究: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一起参与"研究""行动"的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特点:

①目标在于解决问题,改善实践本身和优化实务工作者之工作情境;②对象是行动者的实践情境;③研究者就是实务工作者,通过研究与行动的配合,提高改造社会实践的能力;④研究者与行动者进行伙伴式合作,边行动边研究;⑤研究成果不具有推论性;⑥研究效果在于解决实践问题,促进实务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增强实践能力; (2)行动研究类型:

按照研究侧重点分类:对自己的行动进行研究;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

根据参与者对自己行动的反思:行动中认识;行动中反思;对行动进行反思; 根据参与研究的成员成分:合作模式;支持模式;独立模式; ()研究过程

1、定量研究的主要过程:提出问题和研究假设; 制定研究方案;观察;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1)准备工作:确定研究问题;建立研究假设;进行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类型、进行研究操作化、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假设操作化;

2)研究方案:研究问题、目标和意义;研究方法:确定研究方法、选择调查对象、说明测量工具、描述资料的搜集和分析技术;经费、物质、进度等事项的安排;其他方面; 3)资料收集: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人士担任调查员;对调查员进行培训;同步督导调查员的资料搜集工作;首日问卷的回收、审核与指导;

4)资料整理:进行编码;将完成编码的问卷资料输入电脑,并进行逻辑检查和幅度检查;

5)资料分析:描述单变量的集中和离中趋势;发现双变量间关联状况;探索多变量间的关系;如果研究是随机抽样调查,可以估计这些指标的总体参数值; 2、定性研究过程:

1)准备工作:确定研究对象、确定分析单元、选择研究方法(观察和访问) 2)资料收集和分析:深入现场调查。 (五)研究报告 1、报告撰写原则:

1)标题、内容呼应,体现出良好的内容效度;2)注意资料的逻辑性和完整性;3观点与资料密切配合,论证有理有据;4)注意定量和定性资料的结合;5)语言朴实流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b6cf3d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