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后感

2022-04-17 11:3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皮囊读后感》,欢迎阅读!
皮囊,读后感

不伺候,但尊重

——读《皮囊》有感

朋友一直力推《皮囊》,十几万的文字我拖拖沓沓的花了将近三个星期终于读完。期间有忍不住的泪流,也有从心底泛出的疼痛和忧伤。写下这篇读后感,是真心的希望,世间每一个人,都能学着并努力着去做到尊重安放我们一切的这副皮囊。

马塞尔·普鲁斯特说:“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皮囊》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两篇都和疾病有关,虽然作者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也不能免俗于悲情的基调。或许是自己的生命里也曾上演过类似的情景,在我读到“姐姐的尖叫、我的发怒、父亲的歇斯底里,最后是全家人的抱头痛哭”这样戏剧的场景时,有种特别的强烈的熟悉感和代入感,虽然自身所经历的远远没有作者那么的惨烈和撕心裂肺,但作者体验过的那些无奈、心酸、绝望、愤怒、怨恨、疼惜、温暖和关怀是真真切切的让我感同身受。“死亡不是疾病的目的,疾病是尽可能占有身体,用自己的秩序统治那身体”。这副拿来用的皮囊,在疾病面前根本由不得我们做主,所有权都不属于我们了。当一个家庭中有病人,尤其是重大的疾病,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跨越,或是金钱或是精神又或是


两者兼有之。虽然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消化这种困难,在时间的安抚下也渐渐的趋于冷静和正常,最终自愿或被迫接受那些好的坏的结果。但经历过疾病,跨越过生死,成长和改变会不知不觉烙印在我们的身上。

仔细对照WHO提供的标准来检验,这个世界上完全意义上的健康者是微乎其微的,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疾病,甚至一个人的身上会同时有多种疾病的存在,有时候我们所依赖的皮囊会给出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让我们有所查觉,留给我们充足的时间去慢慢调整;有时候他只是独自默默的腐朽,不给予任何的症状,不给我们任何准备的时间,就等着最后的摧毁。

人的身体是生命的本钱,是工作、生活的本钱。这样的道理,从小我们就开始学习和知道。然而生活在节奏如此之快的现实社会中,鲜少有人能够真正的做到去善待和尊重我们身上的这一副皮囊。在著名的民营企业家王均瑶因病早逝后,企业家们的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温州某家医院就曾对本地区87 名著名企业家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体检,出来后的报告相当令人震惊:87人中,高脂血症51 例,高血压37例,高粘滞血症35例,颈椎病或椎间盘膨出31例,脂肪肝22例,冠心病6例,脑梗塞4例,糖尿病13例,高尿酸症9例,代谢综合征15例,前列腺增生15例…… 些敢为天下先,在波涛汹涌的商海浪潮中昂首向前,创造了


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积累了丰厚财富的企业家们,在他们创造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身上的那副皮囊也因为饮食的不合理、运动的缺乏,长时期的透支伤痕累累。

的确,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海中,企业家们要做大做强事业,必须放弃很多休息时间,付出比普通“上班族”更多的心血。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顾一切的来使用我们的这身皮囊,我们应该知道和了解,即使是皮囊也有自己的生活,他是简单直接的,他需要规律的饮食和起居,需要适当的放松和锻炼,天冷了需要加衣,天热了需要吹风,累了需要休息,病了需要治疗。当我们身上的皮囊开始亮起红灯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的调整 “减速”,甚至当皮囊再也熬不过去时,再忙的事业也要停下来。如果我们忽略了他的感受,强行的去控制他。他不会因为我们的年轻强壮和金钱财富另眼相待,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反抗一切不利的行为。他困住我们的眼,困住我们的腿,甚至困住我们的灵魂。我们可以不伺候皮囊,但我们应该尊重皮囊。这样,在我们需要使用他的时候,他才能全力的配合我们,做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甚至回报我们加倍的收获,惊喜和奇迹。

书中的阿太说:“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我想说的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社会,即使是拿来用的这身皮囊,我们不去伺候,但要尊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b759a0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