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精要

2022-12-05 05:2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史学概论精要》,欢迎阅读!
精要,史学,概论

11)历史可以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制约。2)自然史是自然界中无意识发生的一切,是自然界发生的客观存在。3人类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及规律,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4人类史和自然史的共性在于都有过去性,一度性和客观性,差异在于发展节奏,范围和有无意识存在等方面。 21)人类客观的历史和史家撰写的历史,应该区别开来。2)客观的历史是客观世界以往的发展过程,不能重演,但可以被认知;它独立于主体意识之外,在时间,空间上按自己内在的逻辑由低级向高级发展。3史家撰写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的记录和描述,具有主观性,基本要求在于不断的接近客观的历史真理,要依据各种史料表现出来。 31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性的科学2)它的首要研究对象是生产力的发展,研究的起点和基本目标是准确地描绘现实的历史过程,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揭示历史任务。3)进行历史认识时,需讲历史,现实和未来看作有机的统一整体。4)它们的学科结构大体包括理论部分(如:史学理论,史学方法论),主体部分(如:世界史,中国史),辅助学科(如:文献学,训诂学)分支学科(如:历史社会学,心理史学)

4、研究历史必须重视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哲学历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史学理论的核心部分。考古学弥补了文献的不足,纠正了传世文献的谬误。社会学沟通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对历史进行横向研究。文学为史学的纪年提供了时间框架。理学给史学提供了清晰的空间概念。地质学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地质依据。 51)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对历史的系统理论认识,也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2)它具有时代性,阶级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6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结构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它们之间辨证统一。2唯物史观的创立既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条件的产物,也是马恩的批判继承以往历史哲学的成果,既完整又严密。3)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使人们科学的认识社会历史成为可能,无产阶级的成长及其阶级斗争时间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有助于提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4)马恩从德国古典哲学继承了运动,辨证,统一的历史发展观,从空想社会主义借鉴了社会形态发展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从十九世纪的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明了各种物质形态的普遍联系及其相互转化的关系。 71)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论断,是迄今为止最有效地阐释人类社会的结构与发展机制的理论。2它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3所谓社会形态,是指在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4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所要经历的社会形态,大体有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每个形态都是人类历史过程的一个阶段。5它既注意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性,又关注国家、民族的发展特点。6)它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人自觉参与的、有目的的创造结果,实践中的人是社会形态的中心,社会形态的发展是其当事人的变化。


81)人类历史的运动过程具有必然性和规律性,唯物史观认为规律既存在整体的一般规律,也存在部分的特殊规律。2唯物史观认为历史运动由必然性与偶然性并存,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我规定为偶然性。3)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各阶段又存在上下承接的关系,是谓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4)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谓历史发展的动力。5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任何人的作用都无法超出历史时代的局限,是谓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6唯物史观是从以上五个方面揭示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的。 911417世纪初的欧洲文艺复兴,主要内容是人文主义思潮,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崇尚人的智慧和力量。2)在其影响下,欧洲史学也出现人文主义倾向,即认为历史是人的主体活动结果,历史发展的中心是人。3)由此,欧洲史学出现了世俗化的过程,但是了一一批人文主义史学家,如布鲁尼、马基雅维里、俾安多、康敏斯、托马斯·莫尔等等。4)启蒙运动强调用人类的理性衡量一切,史学受其影响也出现理性主义的特征,即主张重视经济文化在历史的作用,用理性科学分析代替盲信,倡导批判主义精神,历史哲学得到发展。 101)新史学批判继承19世纪史学成果。2)鲁滨孙是新史学的领军人物,其代表作是《新史学》3)他主张历史学应通过改进研究方法,搜集新资料获得进展,历史学的目标应该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历史学要服务现实,应采取多学科的研究方法。4)美国逐渐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新史学派。4)新史学思潮的影响扩大到全球史学界,完成了由传统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化。5在此过程中,历史过程描述向理论描述转化,叙述式的史学向解释性的史学转变,历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不断增强。 111)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让马克思主义史学影响迅速扩大。2)在英国,从1920年代有《近代季刊》用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历史研究。1938年,莫尔顿的《人民的英国史》是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英国通史著作。1946年,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小组”普及历史知识进行阶级教育多布的《资本主义发展研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历史学经济学结合研究的典范。二战之后,霍布斯鲍姆和汤普森创立“新社会史学派”,深受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影响,代表作有《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极端的年代》等,在国际史坛受到重视。3在法国,1930年代法共创办的《在马克思主义照耀下》丛刊,宣传法国人民争取自由民主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法国史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年鉴学派并驾齐驱,代表史学家有费弗尔、索布尔、伏维尔等。4)在美国,1920年代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团结在马克思主义史家周围,形成马克思主义学派,努力做到历史与现实结合,将工人运动史、独立战争史和内战史为研究重点。表史学家有哈迪《第一次美国革命》福斯特《钢铁工人罢工及其教训》宾巴《美国工人阶级史》、方纳《美国工人运动史》、阿普特克《内战中的黑人》等。 121)年鉴学派是以《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杂志为主要学术阵营的史学学派。2它的诞生于1929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一直追求历史学在社会科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b75ad74e87101f69e3195a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