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同情之美

2022-06-28 21:1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同情之美》,欢迎阅读!
之美,满分,范例,作文,同情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有人说,同情是善良心地所启发的一种感情的反映。也有人说,同情要善加控制,否则可能比冷淡无情更有害。

【试题来源】湖北省武汉市洪山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语文试题

【答案解析】 例文:

同情之美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同情,是一种人性的光辉,是人性里高贵的品质,是人类爱的具体显现,也是互助原则的具体行为。

同情不是一种炫耀、一种交换,而是一种与功利全然无关的情感享受。只有达到主客相投,物我两忘,天地间只有一个实际的行动,才能达到善行的顶峰。

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人在遭受灾难的时候往往显得格外的孤立无援,这时候接受亲朋好友的同情是绝对需要的。古代人没有什么防止灾难的能力,在巨大的灾难与痛苦面前,只能产生畏惧与绝望。同情正是在帮助别人渡过难关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人类的一种美德的。真诚的同情能给弱者和贫穷者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这种帮助还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人的心灵中撒下了爱的种子,使一个人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灾难、自私、冷漠之外,还有一种温暖和关怀,这种温暖可能对给予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在被给予者来说却能享用一生。正如一首歌里所歌颂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种“爱”的内容非常博大,有亲情之爱、朋友之爱,同时也包含着对“陌生人”的同情。而对待“陌生人”的同情,则更加体现了“爱”的无私和伟大。

同情是一种美德,但它只是由爱与互助的本能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感情,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可以超越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对象普遍适用的。同情是把两刃刀,不会使用的人最好别动手。同情有点像吗啡,它起初对于痛苦确是最有效的解救和治疗的灵药,但如果不知道使用的分量和停止的界限,它就会变成最可怕的毒物。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同情之爱是一种善良的美好的情感,但必须是对真正需要同情的人施用才有意义。如果不分是非,不辨真伪地滥用这种同情,不仅会危害社会,也会危害自己。《伊索寓言》里农夫和蛇的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对于那些恶人、坏人滥施同情,你可能是发自真心的,但毒蛇却会借助你的同情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适得其反,失去了同情之心的意义。

愿每一个人都有真正的同情之爱,也愿这种同情之爱有理性的光辉照耀,富有真正的人间情






味。

【详解】本题重点考查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本材料由两句话构成,关键词语是“同情”,一种人认为同情是一种善良的体现,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需要有同情心,这是一种美德,当遇到值得同情的人和事时,我们需要把这种同情心付诸行动,去帮助弱者,让他们走出困境。而材料中另一种人认为同情要善加控制,否则可能比冷淡无情更有害,这种观点强调的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有同情心,但是不能滥用,有些人和事,如果你一味的施以同情,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弱者会依赖别人的这种同情心,而自身丧失斗志,不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自己的现状,这样,反而害了他,所以同情要适度。

立意:

1.善加控制,理性同情;

2.真正用心同情;

3.同情的力量;

4.莫让同情心泛滥;

5.同情之美;

6.同情都去哪儿了;

【素材】1.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冰心

2.同情是把两刃刀,不会使用的人最好别动手。

3.你不同情那跌倒的人的痛苦,在你遇到困难时也将没有朋友帮忙。

4.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罗曼·罗兰

5.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6.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7过多的同情是错误的。当然,过少的同情更是错误的,在这方面就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样,走极端都是不好的。一个人的同情要善加控制,否则比冷淡无情更有害得多。

8.同情有点像吗啡,它起初对于痛苦确是最有效的解救和治疗的灵药,但如果不知道使用的分量和停止的界限,它就会变成最可怕的毒物。








结构层次:

文章侧重抒情和议论。首先给同情下定义,它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接下来论证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伸出同情之手,给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这个社会需要这种美德。但是,文章又紧扣材料的第二层含义,强调同情是一把双刃剑,不能滥用,如果使用不好,不但帮不了人,还适得其反,并通过《伊索寓言》的故事作为例证。最后呼吁:同情之爱要有理性的光辉照耀,富有真正的人间情味。在全面把握材料的同时,思路清晰,语言富有哲理。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c3f9721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