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日同形词误用分析

2023-03-05 11:5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日同形词误用分析》,欢迎阅读!
同形词,误用,语言学,认知,视角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日同形词误用分析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日同形词误用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语言学是一门关于语言、交际和认知的科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其研究在过去的30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如何把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外语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文旭 20XX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关于认知、记忆等观点,日语学习者容易误用中日同形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个例,明确了中日同形词产生误用的心理认知过程,并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对于教学中日同形词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日同形词;误用分析;认知语言学 1 中日同形词在认知方面的研究

中日同形词,即汉语和日语中源于相同汉字的一类词。例如汉语中的[意见][贸易][新闻]等词,与日语中的「意見」「貿易」「新聞」相对应。对于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中日同形词不仅数量多,学习任务重,而且由于这些词在意义和用法上存在差异,极易导致误用的发生(何龙 20XX。其中,有词性差异导致的误用,「緊張」「一定」「発展」等词;也有意义差异导致的误用,「依頼」「意味」「得意」等词;还有褒贬义、词语搭配等因素造成的误用,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目前关于中日同形词的研究,大多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析中日同形词之间的意思差异及对中日同形词进行分类(小森 20XX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中日同形词进行认知分析的研究尚为数不多。据笔者所查,此类相关研究有小森和子·玉冈贺津雄等20XX徐琦20XX等人。小森和子·玉冈贺津雄等20XX首先设计了包含某个中日同形词的四句话等题,通过测量受试者判断其正误的反应时间,得出以下结论: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不论日语的掌握程度有多好,都有反应时间长,错误率高的特点;中日同形异义词比中日同形近义词的反应时间更快;即使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日语达到很高水平,处理中日同形近义词或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过程中,日语固有义的认知总是较为困

1




难;徐琦(20XX)运用语义扩张有无的认知过程理论、正反视点认知、动态·静态视点认知差异、单向·双向认知等,指出这是造成中日同形词语义差异的原因。综上,目前关于中日同形词的认知研究多基于实验,所涉及领域主要为意义。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尝试分析中日同形词误用产生的原因的研究还不充分。 2 认知视角下的中日同形词误用分析

格式塔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础(河上誓作 1996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① Psychology)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主要研究的认知领域包括:知觉,记忆,思维,问题解决等。其中,知觉是格式塔理学最重要而又最有特点的领域。许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了诸多知觉组织原则。如:“接近原则”,即个体对客体的知觉,倾向于将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接近或邻近的各部分认知为一个整体;“闭合原则”,即一个封闭的空间容易被认知为整体;“经验原则”,强调了个体在感知某事物时,习惯基于经验,从整体的角度把握该事物。一旦感知某个整体,就很难再有其他看法了。“图形和背景关系”,即我们习惯将被感知到的对象进行分类,其中,重要的,能突显出来被明显地感知到的为图形,不重要的,不容易被感知到的为背景。些原则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个体的认知过程并用于促进學习及记忆的同时,有时候也会让我们产生错觉或误解(荒川洋平 20XX

大多数日语学习者在遇到诸如中日同形词这样的汉语词汇时,首先联想到的是与之对应的汉语,而非从日语的角度考量该类词汇。这正好符合格式塔心理学中“经验原则”与“接近原则”。例如「新聞」一词,他们第一眼看到该词,在脑海中浮现的是各类媒体传播的信息这个概念。也就是说,他们由于受到已有汉语词汇知识的影响,基于已有经验,错误地赋予了该类词汇可能不正确的理解,即先入为主地强加给该类词汇汉语的意思,导致误用发生的可能性变大。此外,日语学习者在记忆日语单词时,倾向于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用假名标记的日语词汇中,并不会深究日语中的汉语词汇,更不会拿它们和汉语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异同点。也就是说,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日语中的汉语词汇属旧信息,即背景。而假名表记的词汇才是新信息,即图形,是他们所关注的焦点。对于中日同形词中的汉语固有义及日语固有义,表现尤为明显。

如果将图一中黑色部分设定为图形,白色部分设定为背景,那么看到的是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cba114002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