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写作综合性学习 峨眉山月歌学习材料

2023-04-03 07:5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写作综合性学习 峨眉山月歌学习材料》,欢迎阅读!
山月,峨眉,学习材料,人教,综合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峨眉山月歌学习材料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影:皎洁的月影,或月光的影子。

向:到。渝州:重庆。夜:今夜。发:出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君:指峨眉山月。下:顺流而下。 [译文]

峨眉山的半轮秋月,倒影映在平羌江上的粼粼江流。在静静的夜晚,我从清溪乘船向三峡进发。多么思念你呀!相思而不得见,我只好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乘流东去,直下渝州。 [简析]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在途中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全诗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

练习资料

1.默写:

1)峨嵋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1分) 2)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1分)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 2分)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2分) 3.解释下列词语:3分)

向: 。发: 。下: 4“半轮秋” 影”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5《峨眉山月歌》作者是 (朝代)的 (姓名)1分) 6.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3分) 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练习资料答案

1.默写:

1)峨嵋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1分) 2)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1分)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峨嵋山月半轮秋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影入平羌江水流 2分)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2分) 3.解释下列词语:3分)

向:到。发:出发。下:顺流而下。 4“半轮秋” 影”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影:皎洁的月影,或月光的影子。 5《峨眉山月歌》作者是 唐朝 (朝代)的 李白 (姓名)1分) 6.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3分)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景物完整得2分,语言生动得1分。 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抒发了作者离乡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思友1分,思乡1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dc40cf6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