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队伍训练模式探析

2023-12-30 01:34: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消防救援队伍训练模式探析》,欢迎阅读!
探析,救援,消防,队伍,训练

消防救援队伍训练模式探析

要: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的最大特点与原则就是按纲施训、科学施训,在提纲化、样板化的目标明确导向下,训练成绩不断攀升,但不同的处置对象需要不同类型的处置措施,“事先设定”的训练方式越发不适应“随机变化”的灾情现场,战训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大,而由“应试”走向“应战”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关键词:消防救援队伍 训练模式 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灭火救援对象的更新、装备功能的提升、灭火救援理论上的突破和职能的拓展,消防救援队伍现有的训练模式显然已无法适应当前战斗力的需求。战斗力的生成模式与时俱进地进行革新势在必行,而直接关系战力提升的方面就是日常的训练模式。以下,结合本人的基层工作实践,简单谈谈对训练模式转变的个人看法。

一、训练现状分析

当前的训练当中,重形式、走过场、讲应付的现象较为突出,针对实战的应变性不足,纸上谈兵的味道较浓。

(一)思想理念的滞后。一些队员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对转变训练模式、加快战斗力生成理解还不到位,拘泥于老框框、老套套,改革创新的办法不多。有的对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不适应,片面认为是换汤不换药。以灭火救援工作为中心的局面尚未形成,灭火救援工作只是战训部门的事,各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工作合力。

(二)过于依赖训练大纲。各基层队站的训练方式与内容,习惯于按照支队、总队的训练大纲进行练习,缺乏探索与钻研精神,形成“大纲内容半生不熟、非大纲内容全然不熟”的应付局面,自主性缺失,没有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布置,不利于战斗力的生成。

(三)组训方法的欠缺。在实战训练上,存在重尖子、轻全员,重队员、轻干部,重基层、轻机关的倾向,影响了全员素质水平的提高。在组训模式上,


依赖传统方法较多、忽视了现代化手段的创新,信息化、网络化、模拟化、基地化的训练模式还没有完全推广。训练内容偏重操场训练,对辖区情况不熟悉,对器材装备操作不熟练,灭火救援预案的针对性不强。

(四)基层战术训练缺乏力度。这些年基层队站在训练方面基本是以消防技术操作为主,对灭火救援战术训练组织得少,训练得少,导致了基层一线战术训练的贫乏,一旦总队、支队进行拉练抽查时,往往是漏洞百出,遇上稍大点的灾害现场就会初战不力,场面混乱。 二、改进训练方式方法的建议

消防救援队伍担负的任务日益繁重,为更好地应对我们消防救援队伍的光荣职责,忠实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当代消防人应以大胆创新的精神,在继承优良传统中求突破,求发展,求创新,积极转变训练模式,从“考场”走出来,勇敢走进“战场”里,在实战的环境下真刀真枪地解放和发展战斗力。 (一)以训战一致为要求,区分训练人员和内容。训战一致是灭火救援训练最基本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就是按岗位训练和针对辖区特点训练。按岗位训练就要求各单位应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划分成机关、基层、干部、队员等不同种类参训群体,制定训练计划,奖惩措施,确定相应的内容和目标要求,使岗位分工越来越细,业务越来越专。针对辖区特点训练就要求各单位依据本单位辖区特点和灭火救援实际,确定辖区的典型灾害事故,并在结合案例处置的基础上制定典型灾害事故处置的战斗编程,开展编程训练,熟悉掌握各种灾害事故的处置程序和方法;根据辖区变化情况,开展针对性的调研和训练,制作和修订预案,使训练始终和辖区情况能无缝衔接,始终保持“打赢”打牢基础。

(二)以逐步合成为核心,综合检验训练成效。合成训练是对训练的全面整合,是灭火救援训练体系的核心。逐步合成的程序是在完成单人消防技术训练的前提下开展单人之间合成训练;在班组完成班的战术训练后开展车辆与车辆之间合成训练;在队站完成编成训练基础上开展站与站之间合成训练;在支(大)队具备一定的综合战术演练能力时,则开展支(大)队与支(大)队之间的合成训练。逐步合成可以根据单人、班组、队站、支(大队)的训练进度适时开展,其合成的范围是由训练的等级和需要确定的。


(三)以转变指导为引导,界定组训职能。坚持理论上的准确指导,要着眼面临的灭火和社会应急救援任务,对各种灾害现场的事故进行系统的研讨,重新编写训练规程,把现有的一些规程中与实战不符的地方进行修改,对现有各种编成进行有效整合修订,着重把训练的空白点(社会应急救援、破拆、侦察等训练)进行有力补充,从而系统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使队伍能掌握各类灾害的处置要求和方法。坚持从机制上研判,支队应根据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队伍面临的任务进行必要的研判,在研判中形成对新生灭火对象的作战要求和方法及装备需求;适时对队伍训练固有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判,寻求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措施。

(四)以转变机制为突破,提升训练效能。训练效能的提升除了讲究科学训练方法外,最根本的就是建立良好的训练机制。就目前而言,我们应该建立“专项训练常态化、日常训练制度化、考核训练一体化”的机制,以适应当前队伍日益繁重的训练任务,从而有效提高队伍的训练效能。训考一体化就是根据各阶段的训练重点制定相应的周、月、季度、年度训练计划,把各个专项训练纳入平时训练的范畴,把专项训练内容纳入平时训练计划内,形成一种系统训练的态势,而不搞“零打碎敲”,杜绝专项训练只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展的现象,有效促使各个专项训练贯穿于队伍的全年训练之中。同时,把训练考核作为队伍训练的一种辅助手段,并根据阶段性工作任务和队伍训练情况实施一体化考核,这样既减少考核的次数,又提高了考核的效率和质量,达到以考核促进训练的目的,使训练和考核有机结合。

结语:

消防训练模式改革,必然遵循“练为战”的训练指导思想,要以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为基础,依据灭火对象的发展变化,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以适应新时代消防救援的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e1c9034e6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