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

2024-03-14 08:5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于无声处听惊雷》,欢迎阅读!
于无声处,惊雷

于无声处听惊雷

作者:暂无

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2015年第10



严蓉

今日,教育界对“学校文化”似乎形成一股热潮。不管谈什么,都爱往“学校文化”上靠,但细细咀嚼又味如嚼蜡,多数人只不过是以之为幌,或是扯虎皮拉大旗,“学校文化”在被过度解构和肆意消费的同时,慢慢被标签化和空心化,失去了其本意。

正感于此,凌宗伟老师提出了学校“文化重建”的概念。所谓“重建”,就是一种溯本追源的回归。这种回归是建立在自觉抵制当下浮躁、虚伪、空泛的异质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是从庸俗的价值裹挟中突围而出的自省和自觉。

在这本书中,我们发现,“学校文化”正从一个空洞的名词扎扎实实地落到了学校教育坚实土地上。作者以“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五个维度,逐一阐述了其30余年来的教育行走和点滴积累。

这种行知之路,被有趣地总结为两个字:好玩。其实,“好玩”是一种心态,是用一种“闲看云卷云舒”的心情和姿态,让人对教育文化有一种新的观照和培植。“好玩”也是一种豁达的价值观,从“校长是教师的吹鼓手”,到“学校管理,从不伤人开始”,再到“教学,应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如此等等,每句话里既有对教育教学的深刻洞见,又不乏管理之善和人性之爱。作者在通州二甲中学任校长时的校训就是“行于天地,止于至善”,“行”与“善”可以看作他对教育之所以“好玩”的最好解释。

说到底,所谓“好玩”,其实就是在一种看似戏谑的言说之下,有一种积极的力量,一种积极的推手,一种鼓舞人、引领人不断向上向善的“场”在不断地形成、生长、壮大,乃至成形、成器。这种东西,我们就称之为“文化”。

其实,在这本书中,“文化”的根基就是生活,这一生活打上了作者几十年的教育行走、思索、实践、改良的印记。他将学校文化“沉入到泥土当中”,化解到每日的所有细节中,在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眼耳鼻舌身意中,慢慢地用文化去浸润,去润泽。我们去翻全书,直接谈文化理论的很少,但字字句句都没有离开过文化,所谓“于无声处听惊雷”,这种对学校文化的润物细无声式的解读和阐述,对每一位有志于实践教育、改善教育的人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愿这本书,给读者开启的是一道全新的大门。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中学校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e6c532a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