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如楷庄是草

2022-05-03 01:1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孔子如楷庄是草》,欢迎阅读!
孔子,庄是草

孔子如楷庄是草

印象中,孔子是楷书,中规中矩;庄子是草书,天马行空。 我们知道,习书先习楷。未有楷书不习先习草书的道理。其实,做人也是如此,孔子是首先要研习的。人只有先懂得规矩,才能灵活自如。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从何来?一部《论语》普说过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我个人觉得不切实际,有点夸大其词了。但是,就修身而言,《论语》是绕不过的必修教材,这是没有疑义的。恰如习书的人,必须首先研习欧体或者柳体或者颜体一样,《论语》是规范,是做人的法度,是临摹人格的范本。就这个意义上说,一部《论语》,也就相当于一本《多宝塔》

我们知道《论语》特别注重人的仪容风范,注重是什么?就是规矩,就是言行的法则。礼失求诸野说明潜藏在民间,如野草,生生不息。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以而自豪。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就是要在民间播撒的种子。在孔子看来,守住了,也就守住了中华文明的生命线。

今天,我们大力呼吁做人要守规矩,要讲。事实上,并行不悖,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自信才真正谈得上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法律的核心理念,二者携手同行,和谐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变成现实。

孔子对的中心观点,就是在《颜渊》中那句话: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中对的理解,核心理念就是恢复人的说到恢复,就说有被挤走的可能。什么东西能挤走人的?其实就是人的动物欲望。所谓克己,说的就是克制人的动物欲望,把动物欲望从人的身上克服掉,然后,回归,这就是,而仁者爱人,这才可能走向爱。人与人之间为什么那么多仇恨?那么多矛盾?在孔子看来,关键点,就是人身上的动物欲望占了上风,把挤走了,人被动物欲望支配,就像个野人,什么事做不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孔子将作为最有力的武器,去对付人身上的动物欲望,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的解释就是:故礼者,养也。”“源于节欲,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如果一个人欲壑难填,而没有加以节制,那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都可以做出来,我们今天的社会,乱象丛生,不也正因是人的动物性欲望没有东西加以节制造成的恶果吗?

我说孔子如楷书,就是说我们人格的摹本,每个人都要临摹的。我们说端端正正做人,就像端端正正习字一样,《论语》就是这样一个人格摹本,不临摹,如何做到方正?《乡党》中有一段,每次读来,都感动得不得了: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孔子对于穿孝服的人,戴礼帽的人,瞎了眼睛的人,都表示最大的同情,见到他们,态度极为庄敬。这就是就是人格的范式,每个人都要临摹的,如果看到残疾人嘻笑不已,甚至指指点点,加以模仿,那就同于禽兽,是野蛮人的行为了。

孔子人格的特点,就是不苟且,不荒唐,不放荡,不屈服。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人格最震撼人心的地方。这份坚韧,这份方正,这份刚直不阿,是孔子人格最有力的地方。我们说孔子如楷书,就恰恰像在这些地方。楷书中的每一笔,都是不苟且的;楷书中的每一笔,都是不虚浮的;楷书中的每一笔,横平竖直,方方正正,都像堂堂正正的孔子的人格。习书的人,有了楷书的底子,再学其他字体,自然就游刃有余,运笔如神了。一个人,有了孔子的人格底子,自然就方圆并用,刚柔相济了。

说完孔子,再说说庄子。我说庄子是草书,说的是庄子的那份汪洋恣肆,那份翛然而往、翛然而来的流转自如。但前提是,庄子虽然批评孔子甚烈,但庄子的骨头里,还是有孔子的影子,就像那些草书大家的骨头里,肯定看得到楷书的影子一样。庄子提到孔子的时候,自然是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但有时提到孔子,也是敬佩有加。庄子对于孔子在匡地被卫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而能做到弦歌不辍,是非常佩服的。庄子借孔子与子路的对话,歌颂孔子知穷之有命,知通之


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孔子人格中那种浩然正气,庄子非常钦佩的,也是积极肯定的。所以我说庄子的人格中,其实也是渗透了孔子人格的因子的,这绝不是空穴来风。

庄子的人格底色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影响,就像草书中可见楷书的功底一样。但是,庄子毕竟不是孔子,他是草书,自然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如果孔子看重规矩法度,庄子更强调对规矩法度的突破,看重一种个性的张扬。草书的魅力,也正在此处。庄子人格,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这种可能就是,人可以活出自己的风采,而不必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我们今人的生活,相对比较单调乏味,根本点是,我们总是活得比较大众化,不敢按照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那样去生活。我们缺乏庄子的那种勇气,活出真正的自己。庄子可以拒绝楚王使者带来的千金和相位,而更愿意在濮水边垂钓,享受清风朗月。他说自己宁愿做一只在淤泥中曳尾的小乌龟,也不愿做那只死去三千年的楚国神龟,被裹以锦绣,放在供桌上供人朝拜祭祀。我说庄子是草书,就是在说,庄子的人生,腾挪跌宕,运转的空间非常之大;游刃有余,开放度非常之高。想一想,人生的运转空间大,开放度高,人就活得不那么缩手缩脚,局促拘谨,人就可以活出自己独特的风采来。庄子如草书,就在这草书的线条,不仅翩若飞鸿,矫若游龙,而且这草书展现出一种收放自如、尺幅千里的恢弘气象,挫天地于形内,笼万物于笔端,与天地精神往来,而无一丝一毫的勉强和疲态。 儒道兼宗,刚柔相济,孔子如楷庄是草。通常来说,草书是自由的象征,但是孔子自己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许在更高的意義上,真正的自由,恰恰是楷,而非草,也说不定。 (编辑 之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f35b93b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