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送别诗导学案答案

2023-01-13 08:1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送别诗导学案答案》,欢迎阅读!
选读,宋词,送别,唐诗,答案

唐诗宋词选读"之“送别诗”导学案参考答案201003

(一)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

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 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 走在这悠长的洛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

1)该诗从体裁分是一首 ,从题材上看是一首 ,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别之情的?(教材P54题)

【答】诗人先写离别时室内的华筵,室内的景色重点写银烛青烟,金樽绮筵,这组静景表现的是送别筵席上的相对无言,突出表现了沉静之中别意的深沉。再写朋友告别时室外的环境,以别路山川明月高树长河晓天悠悠远道多层面的景色表现分别后陷人的悲伤。诗人是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景色的转换的,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随着时间而渐深。最后此会在何年一问,暗示后会难再。

2)指出“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这两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用了拟人的手法。“吐”“对”分别写出了离别的筵席将结束,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

3)这首诗歌的颔联是怎样表现离愁别绪的?试从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分析。 ①运用典故,琴瑟典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诗人在别离之际思琴瑟,可见友情之深。

②情景交融,绕山川表示道路遥远,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写出了离情的缠绵。

4)古人创作诗歌大都精于炼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哪两个字特别传神?请简要说出好在何处。

【答】一个“隐”字,一个“没”字两字特别传神。“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的难舍难分的心绪。 (二)李颀《送魏万之京》

早晨听你唱着离别的歌,昨夜初下微霜你就要渡过黄河。 心中惆怅听不进去鸿雁的哀鸣,何况客中要经过重重云山。

函谷关的树色催得寒气越来越重,冬天已经近了,长安城中傍晚时分捣衣的声音分外多。 不要把长安看作行乐的地方,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 1)诗的开头两句为什么不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

【答】诗的开头先说魏万走,后再点出前一夜的景象,这是为了突出送别。

2)简要分析诗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气氛?对表现情感有什么作用? 【答】诗中用“微霜”“鸿雁”等词语,表明送别的季节;又用“初渡河”“催寒近”拟人手法,营造了送别时深秋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3)颔联和颈联写景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尾联用什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颔联和颈联写景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三)李白《送友人》

苍山翠岭横卧北城外,清澈的河水环绕东城流。 此地一为别,你将如蓬草孤独行万里。

游子的行踪似天上浮云,落日难留,纵有深深情谊。 挥手告别,你我各奔东西。萧萧长呜,马匹也怨别离。 1、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蓬草随风飞转,漂泊无根,借喻远行的朋友。表达作者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3、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4、以场景作结,衬托手法。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人何以堪。

《谢亭送别》

1、水急流虽然是写景,但与送别情景密切相关,呼应了上句中的“解行舟,也开启了下句中的“人已远

2“劳歌”直接点明离情,还有借景抒情,用“红叶青山”反面衬托对朋友的留恋之情,用“满天风雨”是寓情于景,用悲凉之景来正面烘托作者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别舍弟宗一》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答:1)比兴手法、情景交融。颈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是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桂岭”在今广西贺县东北,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岭。“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山川阻隔,相见甚难。 2)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不仅仅表达了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



①从体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 ___;从题材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 ②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3分)

③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答案:①七言绝句(或七绝、绝句)1分);送别诗(1分)

②两地流水相通,形同比邻;1分)自己和朋友风雨与共,明月共睹(1分);虽处异地,情感相通(1分),因此“送君不觉有离伤” ③感情色彩:王诗豁达乐观,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宽慰之情;严诗凄凉哀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2分) 表现手法:王诗“青山”“明月”句,是作者借助想象来抒情;“明月”句是作者运用反问的手法直抒胸臆。(答出1点即可)严诗写“日晚”“寒鸦”“江水”寓情于景,抒情委婉含蓄。(共2分,结合诗句,言之成理即可) 语言表达1分。如关键字书写有误、语言表达不简洁、不到位,比较点不清晰等,不得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f49b6333968011ca30091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