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 幼儿文学的特点

2022-07-11 11:4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一章第二节 幼儿文学的特点》,欢迎阅读!
幼儿,特点,文学

绪论

一、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为满足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审美需要而创作或者改编的文学 年龄特点:

1.刚刚掌握语言,词汇还不丰富;

2.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只能根据事物的具体形象产生基本初浅的分析、综合 3.艺术形象与现实易于形成对应关系,理解形象的本质和规律却很难; 4.认识世界和理解事物的表现性特点突出

(一)幼儿文学是幼儿园整合课程、实现诸多教育目标的平台

幼儿园整合课程的具体内容是以核心经验为单元网络的方式来构建的,它把核心经验、五大教育领域、八大智能领域、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活动从内到外立体地呈现出来。 活动需要中介因素,通过符号来帮助幼儿提升和巩固学习经验。在维果斯基的儿童理论中,符号是不可缺少的中介因素,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所说的符号包括了语言、图像、身体动作、音乐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符号,但是语言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符号 (二)幼儿文学作品是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

优质的早期教育要给孩子清晰的社会文化定义,在帮助他们认识不同的社会文化的存在的同时,还要给他们关于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的特定性的认识。

我希望他们记住故事,觉得这个故事很美,在情感上打动他们,这是我很看重的。第二个是从作品中学习一点语言,要培养孩子们对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我希望孩子们喜欢祖国语言,喜欢自己的母语,能够培养一种语感:知道汉语可以这样奇妙,我也应该说得这样奇妙,然后慢慢领悟,学会欣赏作品。-----金波 二、幼儿文学作为文学的本体地位 幼儿文学是不是幼儿教育的工具?

1.幼儿文学要依赖幼儿教育才能繁荣和发展

2.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育依赖于幼儿文学 三、学习幼儿文学的必要性

(一)从培养孩子的角度看学习幼儿文学的必要性

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福禄贝尔)

所有人都应当是教育者,至少所有母亲应当是教育者。教育不应在学校由教师开始,应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斯宾塞)

137位世界公认的古典作家和当代作家的传记和自传体作品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有这样一些结果令我们很感兴趣:从小学前开始阅读的28位作家中有5人在四岁,7人在五岁,2人在六岁,5人在上小学前,5人在幼年,2人在七岁,2人在七岁以后开始阅读。75位作家认为家庭教育在自己文学能力发展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32人幼年时有家庭成员(11位父母)给他们朗读作品,30人家里有丰富的藏书,14人的家长或家庭成员从事文学创作工作,11人的家长鼓励子女从事文学活动,6人的价值给子女讲故事(这个统计内有交叉情况)。作家受其他影响的情况是:受父亲影响的有44人,受母亲影响的有15人,受祖母影响的有9人,受保姆影响的有5人,受其他亲属影响的有9人。 (二)从幼儿文学幼儿教育的关系来看学习幼儿文学的重要性





1


第一章 幼儿文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幼儿文学的概念

一、幼儿文学的概念

(一)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 1.儿童文学的概念

上笙一郎在《儿童文学引论》中说:无论是在欧洲各国,还是在日本,儿童文学的历史都不能说不长,然而,对于什么是儿童文学这样一个问题,却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两种代表性界定: 1)上笙一郎的界定

所谓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是成年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 2)王泉根的界定

儿童文学是成年人为适应317岁的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创造的文学是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文学的集合体。少年儿童年龄特征的差异性及其对文学的不同要求决定并制约着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各自具有的本质特征与思想、艺术上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文学都以其作品的文学价值——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作用,将少年儿童培育引导成为灵肉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 历史上还出现过种种不同的说法。

儿童本位论;儿童文学是专指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教育儿童的文学

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应包括这么几层含义:

a.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b.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c.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d.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合以上几点含义,给儿童文学下的概念是: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对儿童文学儿童的特殊涵义的理解:儿童泛指018岁的未成年人,狭义的儿童专612岁的孩子。

儿童文学儿童的特殊内涵是被中外儿童文学发展史证明了的,即儿童不能被看作是缩小了的成人或不完全的成人,而应该被看作是具有与成人平等人格的独立的个人。 正如《简明大英百科全书·儿童文学》所指出的:儿童一旦被认为是独立的人,一种适合他的文学便应运而生。 1658年是一个转折点,当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第一本儿童画册《世界图解》(又名《图画中见到的世界》。他体现出一种新的洞察力:儿童读物应属于一个特殊的级别,因为儿童不是缩小了的成人。

科学的儿童观立论,并富有系统性地倡导儿童文学,周作人是第一人。中国儿童文一词便是从这里的儿童的文学逐渐演变简化而来的。 2.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儿童文学理论界建立了儿童文学划分为三个层次的理论:儿文学由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组成。

这三个层次的接受对象各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在心理特征、文学需求和接受机制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决定并制约着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各自的美学特征及思想上、艺术上的要求。

在儿童文学的这三个层次中,儿童文学的特色是逐层递减的,这是因为:越是低龄段的

2


层次,对文学的适龄性特点要求就越严格,其儿童文学的特色就越鲜明。

在儿童文学中,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特色最为鲜明、个性最为突出的文学 (二)幼儿文学的概念

幼儿文学是指以36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为促进其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其审美需求的文学

1.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

谈谈你怎样理解文学的?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

幼儿文学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符合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即用书面语言为物质手段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形象性、情感性和书面语言表现的间接性是它的本质特征。 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有一只狐狸,在路上闲逛时,眼前忽然出现一个很大的葡萄园,里面有好多好多葡萄,颗葡萄看起来都很可口,这让狐狸直流口水。葡萄园的四周围着铁栏杆,狐狸想从栏杆的缝隙钻进园内,却因身体太胖了,钻不过去。于是狐狸决定饿上几天,让自己瘦下来。它在园外饿了三天三夜后,果然变苗条了,终于顺利钻进葡萄园内。狐狸在园里吃了好多又香又甜的葡萄,终于心满意足了。但当它想溜出园外时,却发现自己因为肚子吃得鼓鼓的而钻不出栏杆,于是只好又在园内饿了三天三夜,瘦得跟原先一样时,才顺利地钻出园外。回到外面世界的狐狸,看着园内的葡萄,不禁感叹:空着肚子进去,又空着肚子出来,真是白忙一场啊!

幼儿读物和幼儿文学概念的区别:

1幼儿读物虽然也适合幼儿的特点,但并非都有文学属性,它是以幼儿阅读(听赏)的各种书籍的总称。

2幼儿读物的编写、创作一般有明确的教育立场,重在传达各种知识,它是按照幼儿教育的需要来编写计划的,提供与之相适应音乐、美术、体育、常识、语言等方面的材料。幼文学没有这样具体的划分。

首先,幼儿文学必须是为幼儿文学

小雨点,你真勇敢!从那么高的天上跳下来,一点也不疼吗?(樊发稼《小雨点》) 例如儿歌《小金鱼》:小金鱼,眼睛大,游来游去不说话;看见了小鱼虫,啊呜一口吃掉它,欢欢喜喜摇起了小尾巴。 《大鱼和小鱼》大鱼不来小鱼来,小鱼不来虾蟹来,虾蟹来了小鱼来,小鱼来了大鱼来。 文体即文学体裁,实际文学作品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作品的外部形态。 通常的幼儿文学理论将幼儿文学作品作如下文体分类: 唱诵类:儿歌、幼儿诗

讲述类:幼儿童话和寓言、幼儿故事、幼儿散文 综合类:图画故事、幼儿戏剧。

幼儿文学体裁呈现出多样化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幼儿的特点决定了幼儿文学体裁的多样化

第一、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需要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第二、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还必须考虑幼儿的接受特点。 二、不同文体的不同功能导致幼儿文学体裁的多样化

3


三、文体的发展演变导致幼儿文学文体的多样化 目前常见的游戏样式的幼儿文学作品有:

1、立体画册:这种图书画面凸出来,立体感强。

2、活动的书:这种书的立体画面可以活动。书中的物品可以取下来或者自由组合。比如门窗可以开关,生活用品可以真实地自由摆放、移动。

3、附有唱片的书:书中附有唱片,有的用针一划,就会发出声音,如书中动物的叫声;有的在唱机上可以放出文中的诗歌或散文。

4、有香味的书:这种书在水果、花草、咖啡、瓜菜上一摩擦,就会发出该物体的香味。 5、有配音的书:当孩子一页页翻书时,旁边的盒子就会把每一页的文字读出来,像大人讲故事一样。

6、布艺书:把图案印在布上做成的书。这种书质地柔软、坚韧,可以洗涤。

7、玩具书:这是一种纸板小人书,用硬纸制成,印有漂亮的彩色图画,内容多为童话。 8、用来填画、涂色或做手工的书

第二节 幼儿文学的特点

因幼儿特有的生理、心理、年龄特征和对文学的接受方式不同,学前儿童文学具有自身的特点。下面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简述。

一、幼儿文学的美学特点 (一)纯真稚拙 1.纯真美

正处于人生黎明时期的学前儿童,生命之花刚开始绽放。他们的心灵是单纯、明净,这成为学前儿童文学纯真美的客观因素。表现儿童生命、儿童世界的纯真之美也应成为学前儿文学作家自觉的创作追求。正如郭沫若所说:“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绝不像一张白纸;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绝不像一片玻璃。

【对点案例】《青蛙和蛤蟆是朋友》阿诺德·洛贝尔 夏天的一个早晨,青蛙感觉不太舒服。蟾蜍说:“青蛙,你看上去好绿呀!青蛙说:“我是一只青蛙,看上去当然绿了。

“即使作为一只青蛙,你看上去还是太绿了。”蟾蜍说,“快到我床上躺一会儿。”蟾蜍给青蛙煮了一杯绿茶,青蛙喝完后说:“给我讲一个故事吧。

“好的,让我想一想。蟾蜍想啊想啊,但是他一个故事也想不出来。“我要出去走一走,这样就能想出来了。”蟾蜍于是在门廊上走上又走下,可是还是想不出一个故事。

蟾蜍只好又走进屋子,头朝下,脚朝上,“希望倒立能帮我想出一个故事来。”可是,好长时间过去了,蟾蜍还是没有想出来。于是,他把满满一杯水往自己头上倒,“希望这样能让我想出故事来。”一杯又一杯,蟾蜍不知倒了多少杯,可是故事还是没有想出来。

蟾蜍于是开始用头去撞墙,“希望这样能让我想出故事来。”这时,青蛙说:“蟾蜍,我感觉好多了,我不用听故事了。

“那你赶紧下床让我躺上去,我现在感觉糟透了。”蟾蜍摇摇晃晃地爬上了床。 “你要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吗?”青蛙问。

“好的,如果你能想出来的话。

“从前,有一对好朋友,他们是一只青蛙和一只蟾蜍。有一天,青蛙不太舒服,他请蟾蜍给他讲一个故事。蟾蜍走来走去,想不出一个故事;他倒着站立,想不出一个故事;他用冷水浇脑袋,也想不出一个故事;他用头撞墙,还是没有想出一个故事。这时,蟾蜍感觉很难受,而青蛙好多了。于是,蟾蜍躺在了床上,青蛙起来给他讲故事。怎么样?蟾蜍,这个故事好听吗?”

4


蟾蜍没有回答,他已经酣然入睡了。 讲述的性情开朗、性格外向的青蛙和性情犹豫、性格内向的蛤蟆之间纯洁、动人的友情故事。作品无处不洋溢着纯真的友爱之情,令人感到快乐和温暖。 《寄给蛤蟆的信》阿诺德·洛贝尔

蛤蟆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青蛙从外面走过来,奇怪地问:“你怎么了,蛤蟆?你看上去很不开心。

“我真的很不开心,这是我一天中最难过的时候。每天,我都在等朋友的来信,可每次都没有信。”蛤蟆不高兴地回答。“你一回也没收到过信吗?”青蛙奇怪地问。 “一回也没有。”蛤蟆答道,“谁也不给我写信,我的信箱天天是空的。我天天等信,天天没信,天天不开心。

青蛙和蛤蟆坐在门口,一起难过起来。 “我现在得回去了。”青蛙突然说,“我回家有事,必须马上去。”说完,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回了家。

回到家里,他飞快地写起信来,写完就装进信封里。信封上是这样写的:“给蛤蟆的一封信”。他跑出屋子,看到了老朋友——蜗牛,就对她说:“蜗牛妹妹,麻烦你把这封信送到蛤蟆家,放到他家的信箱里,好吗? “没问题,我马上就去。

蜗牛一走,青蛙就又跑回蛤蟆家。蛤蟆正躺在床上睡觉。

“蛤蟆,我想你应该马上起床,再到外面等一会儿,看看有没有来信。 “我不想起来了,老是等信,我都等累了。

青蛙透过窗子向蛤蟆家的信箱望去,蜗牛还没有赶到。青蛙转过身来说:“别人什么时候给你寄信,你怎么会知道呢?还是去等吧。 “不,不,我想谁也不会给我写信的。

青蛙又向窗外望去;还是不见蜗牛的影子。青蛙安慰蛤蟆说:“蛤蟆,今天可不一样,今天会有你的信。 “不会的,”蛤蟆说:“以前没人给我寄信,今天也不会有人给我寄信。 青蛙又往窗外看了看,蜗牛还是没来;

“青蛙,你怎么老往窗外看呢?”蛤蟆忍不住问道。 “我正在等你的信。 “唉,不会有信的。

“不,会有信的,我刚才给你寄了一封信。 “你说的是真的吗?你在信中写了什么? “我写到,”青蛙回答,“亲爱的蛤蟆,我很高兴有你这样一个最好的朋友。 “噢,这封信写得太棒了!

青蛙和蛤蟆一起到门外去等信。他们坐在门口,非常开心。他们等啊等啊,四天以后,蜗牛才爬到蛤蟆家,把那封信交给了蛤蟆。蛤蟆高兴得又蹦又跳····

蛤蟆因为从未收到信而难过,青蛙得知后,立即回家给青蛙写了一封信,并请蜗牛把信送给蛤蟆,然后又去给蛤蟆家与蛤蟆一起等信。当信迟迟未送到时,青蛙又忍不住将上实情告诉了蛤蟆。直到第四天,行动迟缓的蜗牛才终于把信送到蛤蟆家。多么幽默、单纯而明亮的快乐!作者把蛤蟆和青蛙这一对可爱、稚气,又有些缺乏耐性的好朋友形象塑造得生动有趣,使得整篇作品中洋溢着纯真的友爱之情,令人感到快乐和温暖。

2.稚拙

稚拙是稚嫩、不加雕饰、毫不做作的形态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稚”和“拙”是学前儿童心智未开时表现出来的固有天性。学前儿童生活经验不足,但他们喜欢用自己有限的经

5


验来解释世界;学前儿童尽管身体弱小,但他们常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因而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充满了稚拙情趣。而适应学前儿童需要的幼儿文学也就表现出一种稚气和拙朴的艺术格。

【对点案例】小猴吃西瓜

小猴子趁妈妈不在家,偷偷地溜下山玩。外面的世界可真好呀,天是那样的蓝,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小猴子蹦蹦跳跳地,像一只刚从鸟笼里飞出来的小鸟。

小猴子跑着跑着,看到不远处有一块西瓜地。小猴子第一次见到又大又圆的西瓜,很好奇,跑到地里顺手摘了一个就啃。“啊!这是什么呀?真难吃!”小猴子吐掉嘴里的西瓜皮,把西瓜扔得老远。旁边的小牛笑着说:“吃西瓜应该吃里边的瓜瓤!“原来应该吃瓤呀!”小猴子明白了。

小猴子又一蹦一跳地来到一片香瓜地。“咦?这个应该怎么吃呢?”它想起小牛的话,于是,把香瓜掰成了两半,掏出里边的瓤往嘴里送。瓤里边全是滑溜溜的籽,难吃极了。旁边的小白兔看见了,捂着嘴偷偷笑:“小猴子真笨!香瓜当然要吃外面的果肉了。小猴子气的扔掉香瓜跑开了。“我知道该吃果肉了!

小猴子来到一棵大核桃树下,看到满树的核桃,急忙爬到树上伸手去摘。树上的小麻雀唧唧喳喳地叫,“小猴子,你知道怎么吃吗?”“有什么难的,这个东西应该吃果肉。”说着,就咬了一口核桃的绿皮。又麻又涩的核桃皮弄得小猴子抓耳挠腮,难受极了。小麻雀看见了,站在树上“咯咯”地笑了。小猴子羞得满脸通红,抓起一个核桃朝他扔去:“这些东西一点儿都不好吃,以后再也不吃它们了!

谢采筏《采蘑菇》妈妈,我打着小伞穿过树林,会不会变成蘑菇呢? 《狮子》妈妈,当国王都要吼吗?

狮子》这家伙老爱吼叫,选举国王时我不给它投票! 《老虎》它要是在我面前威风,我就大喊:“武松!武松!

《发言》发言发言,举手发言。太阳发言,朝霞满天。星星发言,银光闪闪。小鱼发言,珍珠一串。小羊发言,香满草原。苹果发言,满屋香甜。肛门发言,臭气熏天。发言发言,自己掂掂。香的请上,臭的靠边„„发言发言,继续发言。

《长颈鹿》仰着长长的脖子,是不是想亲亲白云?你妈妈最辛苦的活儿,一定是织围巾。 周锐《小猪照镜子》小猪的脸总是很脏,他过生日那天,好朋友小兔送给他一面镜子,要他每天出门前照一照:“这样你就知道脸上哪儿脏,把脏东西擦掉。

第二天一早,小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的,去照镜子。但当他正要照镜子时,飞来一只苍蝇,扔炸弹一样,把一点苍蝇屎掉到镜子上。这样,镜子里的小猪就成了一只脏小猪。

小猪不知道镜子上有苍蝇屎,赶紧拿毛巾来擦脸。擦一次,照一次镜子;擦一次,照一次镜...怎么老是擦不掉? “小猪!”小兔来叫小猪去玩。 小猪说:“等一等,我不把脸擦干净是不能出门的。 “对。”小兔就在门外等,可是等了好久还不见小猪出米。 “小猪呀,你搞错了。”小兔把镜子上的苍蝇屎给小猪看,“脏的是镜子,你的脸已经擦得很干净很干净了。

从这以后,每当小猪照镜子,看到脸上脏了,他就想:“这是镜子脏了,我的脸其实是很干净的。

所以,尽管小猪天天照镜子,他还是一只脏小猪。 (二)深入浅出

幼儿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所以,幼儿文学的语言特质是口语化的,必须是浅显明白,通俗易懂,在幼儿所能掌握的词语范围之内讲述。口语的一大特征是转瞬即逝,不容思

6


考。即使是成人,在口语表达中也 尽量避免使用长句和生僻词语,因为长句子对于用以流动方式来接受信息的听觉不容易保留和储存,而对生词的思考会中断信息的接收,影响内容的完整性。因此,为了能在短时间内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求幼儿文学的语言具体形象、节奏感强,尽量描写幼儿可知可感的事物。

但是幼儿文学语言的浅显并非浅直、浅白、毫无韵味。它追求的是一种深入浅出的韵致和风味。表面的浅显是为了适应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口语的表达特点,深层的哲学意味却不是一次就能理解完毕的。也就是说,蕴含在浅显的语言之下的内涵是深邃的,法人深思的。正如方卫平说:“童年不仅仅只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它还联系、融合着历史的古老、现代的年轻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语言的浅显和故事的简短只是幼儿文学的表面形式,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文关怀一点不比成人文学浅,而且对其“深”与“浅”的衡量也不应该以成人的认识标准来规定的,幼文学的幼儿性决定了幼儿理解水平和认识水平才是衡量幼儿文学深与浅的最重要的尺度。 【对点案例】《丑小鸭》 (三)充满诗意

第一,想象力异常丰富和奇妙这一特点使幼儿总是很是感性地感知世界。 第二,幼儿纯真美好的情感和心灵世界也充满诗意。

第三,由于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听赏,使幼儿文学的语言必须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的诗意不仅表现在深挚的感情以及表达感情的方式上,还表现在语言、韵律、外表形式上。但情感是诗意最重要的组成因素,而且这种情感应该是真挚的、深厚而温婉的,而不是过剩的情感充溢,虚假的抒情和苍白乏力的感受。彭懿说:“诗意说白了,就是打动人。但打动人不一定是要表现出一个沉重的命题,讲一个沉重的故事。有时我们会读到一种虚假而苍白的‘诗意’作品,这是你耳边也会听到一个声音,一个声嘶力竭、沙哑而无力的声音在叫,你哭吧,你去痛哭一场吧。而我觉得诗意不应该仅仅是沉重,应该是弥漫着一种娓娓道来的温馨,你读完了一部诗意洋溢的作品,眼睛应该是潮湿的,心里应该是暖暖的,有一种这个世界真美好的感觉。 (四)趣味盎然

幼儿文学的趣味盎然主要体现在幼儿游戏中。

幼儿的天性决定了幼儿文学应该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游戏文学游戏性集中体现在荒诞美上。荒诞美是指幼儿文学作品看起来神奇怪异的组合和违背情理的艺术逻辑来构筑瑰丽的艺术境界,以此表达内在意蕴的美学风格。这里的“荒诞”是美学意义上的荒诞感、荒诞性,概念较为宽泛,与现实生活中的“荒诞”一词主要指极不真实或者极不近情理的情形是有区别的。它更多地指描写对象有悖常情和常理后造成的意想不到的幽默和快乐。正是这种荒诞性,使幼儿文学产生出趣味盎然的美学效果。

《颠倒歌》歌词:倒唱歌儿顺唱歌,河里石头爬上坡,我打弟弟门前过,看见弟弟摇外婆。满天月亮一个星,千万将军一个兵,从来不说颠倒话,聋子听见喜盈盈。 《颠倒歌》歌词:你把袜子穿在耳朵上吗?袜子穿在你的耳朵上吗?你把鞋子穿在头顶上吗?鞋子穿在你的头顶上吗?你把手套戴在脚趾上吗?手套戴在你的脚趾上吗? 二、幼儿文学的功能特点 (一)知识启蒙

1.幼儿文学有利于幼儿认识万事万物 【对点案例】

谜题:绿身子,水面泡,随风点头又弯腰,黄金子儿结一片,若是丰收逗人笑。(打一植物)水稻

7


谜题:有口不说一句话,无脚能走千里路,能想家人心中事,桩桩件件记清楚。(打一物)书信

谜题:红果子像打了蜡,美丽玛瑙树上挂,人人吃了笑哈哈。 (打一水果)樱桃

张永泰《长字歌》小白兔,耳朵长,长臂猿,胳膊长,小松鼠,尾巴长,动物园细细看,什么动物腿儿长。

《数字歌》一像铅笔细长条,二像小鸭水中游;三像耳朵听声音,四像彩旗随风飘;五像鱼钩把鱼钓,六像哨子嘟嘟嘟;七像镰刀割青草,八像葫芦笑哈哈;九像勺子来吃饭,十像铅笔加鸡蛋。

2.幼儿文学还能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内容

《穿衣歌》小胳膊,穿袖子,穿上衣,扣扣子,小脚丫,穿裤子,穿上袜子穿鞋子 《洗手》 小宝宝,爱洗手, 大家一起卷袖口, 擦一擦,搓一搓, 我们的小手真干净。 《起立歌》小脚跟找朋友,小手掌放两边,小肚皮收紧了,小肩膀往下压,小眼睛往前看。

(二)道德启蒙

《什么叫作好,什么叫作不好》马雅可夫斯基

走来一个小宝宝, 向他爸爸问道: 你说什么叫做好, 什么叫做不好? 这位爸爸的回答,我让大家知道。 它在书上全记下,孩子,你们听好。大风掀掉瓦盖顶,头上掉下冰雹,谁都知道这件事情,对于散步不好。

下点小雨,天放晴。太阳到处照耀。 对小孩子 对大人,这都非常地好。身上比夜晚要黑糊糊,一脸乌七八糟,这对孩子的皮肤,自然非常不好。

而是孩子爱牙粉,而且喜欢肥皂,这孩子就乖得很,他这样做真好。要是小孩爱打人,专门欺辱弱小,我不愿让这恶棍,在这书里看到!这孩子叫:不许碰比你小的 宝宝!个孩子好得很,真想把他多瞧!

要是书本和皮球弄坏不少不少,这就难怪小朋友,说你这人不好。要是孩子 爱读书,指头点着书读,书上对他要写道:他是个 好宝宝。

大胖小子,见乌鸦,吓得奥吆就逃。胆子还没耗子大,这样非常不好。这孩子尺把高,胆敢对抗凶鸟。勇敢孩子好,很好,生活里用得着。

这孩子钻垃圾堆,衬衫脏了还笑。大家说他肮脏鬼,大家说他不好。这个毡靴自己刷,套鞋洗得闪耀。他虽然是小娃娃,可是十分地好。

这话人人要牢记,小时小猪一只,大来大猪一条。孩子喜洋洋走掉,主意,他拿定了:我从今以后要做好,绝不去做不好。 (三)能力启蒙 1.培养思维能力 2.培养想象力 3.培养语言能力 (四) 丰富情感

幼儿文学作品中蕴含爱心、善良、同情、友谊、宽容等人类的共同美德,能让幼儿成为一个精神健康的人。

幼儿文学作品只有在感情上打动读者,才能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对点案例】谢华的童话《岩石上的小蝌蚪》

一个绿油油的小山坡上,有一块光秃秃的大岩石。一天下了一场大雨,岩石上一个凹下去的地方积了水,就像一个浅浅的水塘。在这水塘里,忽然来了两只小蝌蚪,身子一扭一扭,尾巴一摆一摆,游过来又游过去。

小东西,我这儿是你们玩的地方吗?



8


谁在说话?两只小蝌蚪吓了一跳。啊,原来就是这块大岩石,它的岁数很大了,得叫他岩石老公公。

小东西,你们是怎么到我这儿来的?

我们嘛,两只小蝌蚪一齐回答,我是一个圆脸蛋的小哥哥带来的,他可喜欢我们了,就要把我们养起来,看我们变成大青蛙。

哦,小哥哥就把你们养在我这儿吗?

不,不!一只小蝌蚪说,他把我们装在小玻璃瓶里,他不小心,把小玻璃瓶打碎了,只好让我们在您这儿待一会儿……”

另外一只小蝌蚪抢着说:小哥哥会来接我们的,他去拿一只漂亮的杯子,还装上水草,让我们住在里面。

好啊!小花鸭说,我正要到河里去洗澡,我带他们去。

可是小蝌蚪不愿意,一只小蝌蚪说:小哥哥说过要来的呀!另外一只小蝌蚪说:啊,要是小哥哥来了,找不着我们,他多难受啊!

真是一对小傻瓜!小花鸭叹了口气,摇摇摆摆走了。

小水塘里的水越来越烫了,越来越少了。小蝌蚪把身体紧紧地贴在岩石老公公的身上,一动也不好动。

你说,小哥哥这会儿是在找杯子,还是在捞水草?一只小蝌蚪轻轻地说。

他一定走在路上了,拿着漂亮的杯子,盛着清凉的泉水,那水好清好甜哟!另一只小蝌蚪想把头抬起看一看,可是已经抬不动。

山坡上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没有。

快到中午了,太阳晒得好厉害!小水塘里的水给晒干了。岩石老公公难受极了,不停地叹气。小蝌蚪觉得浑身像着了火,一会儿就什么也不能知道了。

过了好久,真有一个圆脸蛋的小哥哥上来了,手里拿着一个漂亮杯子,杯子里盛着清清的泉水,还装着许多水草。可是他没跑到大岩石跟前来,就在山坡下的一条小河边,捉起小蝌蚪来。

只有岩石老公公还记得两只可怜的小蝌蚪,它们已经变成两个小黑点了,紧紧地贴在它的身上。它们在做梦呢,梦见漂亮的杯子,清清的泉水,绿色的水草,圆脸蛋的小哥哥。 (五)人格塑造

对幼儿进行文学审美可以为幼儿的完美型人格塑造打基础。 幼儿文学可以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帮助实现幼儿的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学习某一群体和社会的生活技能与行为规范,以使自己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并在其中发挥作用的过程。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由于他们自我中心主义的思维,同别人接触时还不能建立一个合同协作的关系,无法进行社会化交流,他们还不具备社会的心理条件。他们必须在不断地同化顺应中,调整自己的心理图式,逐渐走向社会化。

三、幼儿文学的文本特点 (一)主题鲜明、单纯浅显 【对点案例】《小孩、小猫和大人的对话》

《小孩的话》小猫懒,小猫懒,从大清早睡到晚。一天我做多少事?学习、劳动和游玩! 可它他蜷成小毛团,呼噜,呼噜,睡个没了又没完。

《小猫的话》小孩懒,小孩懒,从晚睡到大清早。一夜我做多少事?老鼠一只、两只、三只给捉到!可他抱个大枕头,呼噜,呼噜,睡个没完又没了。

《大人的话》一天二十四小时,白天夜晚各一半。小孩只看到白天,小猫只看到夜晚。白天

9


夜晚全看看,小孩小猫都不懒。 (二)题材广泛,新颖独特 1.广泛多样 2.新颖独特

(三)情节曲折、结构完整 1.三段式结构

1)同一情景多次出现 2)同一情景多次递进 3)多个人物多次描写 2.对立式结构

(四)语言浅显、动听、鲜活 浅显

1.注意词汇的使用:

1)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主,要少用各种虚词; 2)尽量选用幼儿口语中的虚词; 3)可是,就,和,但是,便,与

4)使用实词时,也要尽量避免使用抽象的词,而要使用具体形象的词。 如:于是老狼掉到陷进里去了,原来猎人早已设好圈套。 改:老狼就掉到坑里,给猎人抓住啦。 5)尽量避免使用方言、成语、俗语 6)尽量使用本义

如:顿时,森林里成了欢乐的海洋。 2.注意句型的使用

1)多使用简短句,少使用复合句 例:小白兔不但聪明,而且很勇敢。 改为:小白兔又聪明,又勇敢 2)多使用短句,少使用长句。

例:小白兔多想跑到溪边去喝个痛快呀! 改为:小白兔多想喝个痛快呀!

3)不要既用长定语,又是被动型的句子。 1:这一切都被躲在树上的小猴子看见了。 改为:小猴子都在树上,什么都看见了。 2:小白兔连忙一动不动地站好。 改为:小白兔连忙站好,一动不动。 4)避免用介词和方位词组成的结构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小红的帮助下 动听(音乐性)

1.文句有韵。儿歌、幼儿诗大都讲究押韵,就是在非韵文的文体中,押韵的效果也非常好。 2.象声词的使用。使用象声词能够引起小读者对事物发出声音的听觉直感,从而唤起对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和想象。

3.节奏的安排。靠句式的长短排列或整体统一来形成内在的节奏感

1:季华的童话《三只蝴蝶》一段:红花姐姐,红花姐姐,大雨把我们的翅膀打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飞到你的叶儿下避避雨吧! 2:儿歌《小狗》:小狗,小狗小狗,尾巴当手,一摇一摇,欢迎朋友

10


3《金色的房子》

一个小姑娘不让朋友走进她的漂亮房子,她对小鸟说:你扑棱扑棱地乱飞,会把我的房子弄脏的。她对小狗说:你汪汪地乱叫,会闹得我睡不着觉的。她对小猴和小羊说:们啪嗒啪嗒地乱跑,会把我家的地板踩坏的。

有时,为了增强语言的节奏,还有意表达得十分啰嗦 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呀,等呀,等到天黑,高西木没有回来;等呀,等呀,等到天黑,高西木还没有回来。

4.反复手法的使用。反复是把同一词语或句子连续地或间隔地反复使用的修辞手法。 1)词句的反复 童话《金色的房子》: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房顶亮堂堂。 2)叙述的反复

有的作品通过叙述的反复,逐步推进情节,只是人物和动作稍加变化而已。 《小蝌蚪找妈妈》《拔萝卜》

造成作品音乐性的手法还有很多,如叠音词、双声词、叠韵词的使用等。 如:《金色的海螺》美丽的姑娘轻轻地微笑,柔和地闪动那明亮的眼光,慢慢地理着那闪光的头发,说话像淙淙的泉水流淌。 鲜活(形象性)

把人物或事物的声音、色彩、动作、神态等鲜明而具体地突现在儿童面前。 1.摹状(摹写事物的情状和声音)

1这只大花猫呀,长了一身黄毛,黑黑的花一道一道,白色的胡子一翘一翘,看上去真有点儿像老虎呢。

2:柯岩游戏儿歌《坐火车》轰隆隆,轰隆隆,呜!呜!

2.比喻 用幼儿熟悉的事物去说明他们未知的事物,或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去描绘比较抽象的事物。

1:他的拳头可厉害了 他的拳头像个大铁锤

2:孙悟空把身子一摇,就变成了一个巨人。 孙悟空把身子一摇,就长得像一座高山。

3.拟人 幼儿思维中的泛灵论,是幼儿文学拟人手法广泛运用的基础。 1)用写人的词语来描写物

例:小草悄悄地从泥里伸出了绿色的脑袋。 2)直接把物人格化,让它具有人的思想感情

例:他先给蝴蝶花浇浇水,蝴蝶花张开翅膀向他微笑;他又给含羞草浇浇水,含羞草合拢双手向他点头。

4.夸张 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善意扩大或缩小。 1《夸父追日》他在地上一坐,就像一座大山;他一站起来,不得了,脑袋碰到天上的云彩了。他的两条腿很长很长,一步就跨到一条大河,跑起来,飞鸟也赶不上他。

语言的动作性:一些表现心理状态的词,如委屈、羡慕、惭愧等,幼儿不容易理解,可以化为动作来写

如:瓜瓜嫌西瓜太小,生气了。

瓜瓜斜眼儿瞧一瞧那西瓜,撅起了嘴巴,心想:哼,这也叫西瓜。 1.运用动词时,还要选择确切的词,注意变化。 例:楼飞甫《春雨的色彩》

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到柳树上,柳枝绿了·····

11


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儿红了······

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儿也黄了····· 2:林武宪《阳光》

阳光,在窗上()着,阳光,在花上()着,阳光,在溪上()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着。 爬,笑,流,亮

2.巧妙地利用动词的形象,重叠或重复运用。

:1)忽然,海上起了大风,小船一摇一晃,一摇一晃,好像一片小树叶,飘过来,飘过·····

2)忽然,海上起了大风,小船一摇一晃,好像一片小树叶,飘来飘去·····

3.幼儿文学的语言除了以上特点外,还需要注意语言的色彩和语言的趣味性。幼儿文学语言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是结合在一起,很难分开。形象化的语言往往是有趣的,而语言的趣味性主要依赖于形象。 例:太阳升起来了。

太阳公公露出了红红的笑脸。

《丫头丫》丫头丫,大蚂蚱,蚂蚱叫,丫头笑,蚂蚱飞,丫头追,蚂蚱跳,吓得丫头一大跳。 (五)图文并茂、直观形象 1.语言文字和图画相结合

2.“图画故事”和“插图文学”的区别 3.插图在幼儿文学中的作用 4.幼儿文学插图的特点

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fa64efd1a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