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里亚资料

2022-12-26 01:2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鲍德里亚资料》,欢迎阅读!
德里亚,资料

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除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向晚期马克思主义和(现代)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外,一个重要的逻辑转向就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思潮的转变。所谓后马克思思潮,主要指的是早期受到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中介的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影响,但后来又明确反对马克思从生产逻辑出发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学者。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法国当代思想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是一位重要代表。

鲍德里亚1929年出生于法国东北部阿登斯省兰斯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深受德国文化影响,阅读了尼采、海德格尔、荷尔德林、布莱希特等人的著作,并翻译了包括布莱希特《流亡者的对话》在内的一些重要德文著作。196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受萨特的影响并在其举办的《现代》上发表了三篇文学评论性文章。1966年,鲍德里亚完成了自己的社会学研究并进入南特禾大学,先后在列斐伏尔与巴特的影响下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物体系》。在此期间,鲍德里亚还受到了以原始文化研究批判现代社会的莫斯、巴塔耶的影响,除此之外,鲍德里亚实际上还受到了拉康、马尔库塞、德波、阿尔都塞、福柯、德里达、布尔迪厄、德鲁兹、克里斯托娃等左派思想家的影响,并在1968年参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法译工作。

鲍德里亚的思想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处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影响之下,并结合符号学与精神分析理论展开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分析;第二阶段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马克思思潮,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展开了较为尖锐的批评,此时的鲍德里亚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的先驱;第三阶段是同一切现有思潮决裂,最后同现实本身决裂,走向了物体支配一切的阶段。 在本文的讨论中,主要分析鲍德里亚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如何转向了后马克思思潮。与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相比,早期鲍德里亚的批判理论具有一些不同的质点。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卢卡奇到阿多诺,其直接的论述对象实际上是自动化生产的社会,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关于大众文化的批判,都是建立在这一现实基础上。当早期鲍德里亚走向理论舞台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初步完成了新的社会转型,即从过去的生产型社会转向了消费社会。如何理解消费社会构成了当时思想界的重要主题,从里斯曼的《孤独的人群》、加尔布雷斯的《丰裕社会》到列斐伏尔在《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中关于被控消费的官僚社会的分析,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这正是鲍德里亚批判理论的现实对象。

在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分析中,阿多诺借用的仍然是德国的思辨哲学,而鲍德里亚除了这种思辨哲学的渊源之外,更重要的是借用了列斐伏尔关于日常生活的批判、德波的景观社会批判、巴特关于大众文化的符号学分析以及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因此,早期的鲍德里亚更关注的是消费社会中物体系的物像结构以及这种结构在精神深处所产生的消费的需求意象,其直接的关注点是如何将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批判的问题通过符号学与精神分析的结合,在日常生活中重新揭示出来。这是鲍德里亚《物体系》的主要内容。

虽然在直接的理论层面,鲍德里亚运用的是符号学与精神分析理论,但早期的鲍德里亚力图将一分析立于马思生产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的导言中,在谈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认为: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但是


生产活动是实现的起点,因而也是实现的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是整个过程借以重新进行的行为。”*1+(p.31)生产的逻辑构成了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逻辑。早期的鲍德里亚也同样认为:如果人们同意需求和消费实际上是生产力的一种有组织的延伸,那倒一切都可得到解释:它们与作为工业年代主要道德的生产本位主义和酷似清教徒的伦理有关。”*2+(p.76)鲍德里亚认为,只有从生产出发,才能更好地理解消费社会:在这里,我们会合了马克思所分析的商品形式逻辑:就好像需要、感情、文化、知识、人自身所有的力量,都在生产体制中被整合为商品,也被物质化为生产力,以便出售,同样的,今天所有的欲望、计划、要求、所有的激情和所有的关系,都被抽象化(或物质化)为符号与商品,以便购买和消费。”*3+(p.201)按照我的理解,在《物体系》与《消费社会》中,鲍德里亚实际上持两重分析逻辑:一是符号学与精神分析逻辑,这在《物体系》中更为明显;一是生产的逻辑,这在《消费社会》中得到了更多的强调。此时的鲍德里亚也可以说处于这两重逻辑的摆动中。

但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鲍德里亚开始从这种摇摆性态度中脱身出来,有了一些明确的理论倾向,虽然这种倾向并没有直接颠覆马克思的生产逻辑。在我看来,《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是早期鲍德里亚思想发展中的最重要的著作。正是在这本书中,鲍德里亚一方面对早期的理论主题进行了理论化与系统化,图为早期的批判分析提供一种系统的符号学理论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同政治经济学批判结合起来,提出了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框架,作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理论基础。在鲍德里亚的这一理论层面,生产的逻辑消弱了,符号的逻辑凸现出来。另一方面,鲍德里亚在符号政治学批判的基础上,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两个核心概念使用价值与物质生产进行了反思。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使用价值是一个既定的事实和前提,使用价值的解放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指向。鲍德里亚认为,在资本主义市场体制中,使用价值恰恰是由交换价值中介的,使用价值是政治经济学的王冠和权杖[4](p.138)如果将使用价值当作一个既定的事实,这正好是合乎资本主义市场体制的意识幻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只是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只是交换价值的借口,就像在符号学理论中,认为所指是能指的实在层面,也同样只是一种幻象。鲍德里亚的这个批判,当然是一种误解。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使用价值也是同交换价值成对出现的,马克思并没有将使用价值独立出来。但这还不是鲍德里亚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在鲍德里亚看来,将使用价值作为最后的承诺独立出来,源自于物质生产的思维方式,而物质生产在消费社会中,已经被媒介生产所取代。如果说在物质生产中,实体性的东西是基础,而在媒介生产中,符号的差异关系以及被符号差异关系所生产出来的意象,构成了主导的内容,这时物质生产的逻辑已不再能够作为分析的基础了。如果说在《消费社会》中,鲍德里亚还是从双重逻辑出发的话,那么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鲍德里亚的倾向性意见很明显,那就是要走出马克思的生产逻辑。一旦这一步跨出去了,鲍德里亚就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走向了后马克思思潮。

早期鲍德里亚思想发展的关键一步是《生产之镜》的写作。镜象是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拉康认为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镜象阶段,即儿童是在自我的分裂中完成了自我认同的幻象。鲍德里亚以这个概念来讨论马克思的生产逻辑,总体上是想说明马克思以生产作为批判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也是一种幻象。全书由五个批判构成:即劳动概念的批判、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类学支配自然观念的批判、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原始社会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fa89ac09ec3d5bbfd0a74b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