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我们惹的祸

2022-06-03 10:19:5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都是我们惹的祸》,欢迎阅读!
我们

都是我们惹的祸!

不知道您对这个广告还有没有印象?

序幕缓缓拉开,蓝天碧海,海鸥长鸣,海风轻柔地从耳际掠过。一个年轻人在正沐浴着阳光,此时,他接了个电话:“喂?你好,我在海边呢„„”突然,一阵沙尘暴吹过,“夏日海景图”原形毕露——在空气一片混沌的房间里,录音机里还在播放海鸥的鸣叫声,墙上挂着幅海滩的图片„„

N年后,片中的男主人公将成为我们中的一个!

从改革到建设,再到补救,人类自始至终在拿自然环境作为最大的赌注——殊不知,在改善物质条件的同时,我们失去了享受物质条件的资本!有人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好比我们在一块风水宝地造房子,为了造房不惜从附近砍树挖土,在新房落成的那天,整个沦陷在一片废墟中„„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向往绿色过,任何事物,只要叫加个“绿色”便会令我们为之一振。绿色潮流正席卷世界,在人们心目中绿色代表希望、象征生命。人们渴望"绿色"渴望回归到天蓝、地绿的宁静美好生活中去。

尽管我们有如此美好的初衷,但事实毕竟是事实,我们饱经风霜的地球从抗议到警告,如今连呻吟都费力的很,她只能默默地历数人类的种种罪行——

1952125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正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木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

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1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2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

酿成伦敦烟雾事件主要的凶手有两个,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是元凶,逆温层现象是帮凶。伦敦工业燃料及居民冬季取暖使用煤炭,煤炭在燃烧时,会生成水(H2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NO2)和碳氢化合物(CH)等物质。这些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后,会附着在飘尘上,凝聚在雾气上,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后会诱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脏病。当时持续几天“逆温”现象,加上不断排放的烟雾,使伦敦上空大气中烟尘浓度比平时高10倍,二氧化硫的浓度是以往的6倍,整个伦敦城犹如一个令人窒息的毒气室一样。

可悲的是,烟雾事件在伦敦出现并不是只此一次,相隔10年后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直到70年代后,伦敦市内改用煤气和电力,并把火电站迁出城外,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骇人的烟雾事件才没有在伦敦再度发生。

类似于这样的灾难,人类并没有停止。“如果世上还有一滴水,那必将是人类最悔恨的眼泪!”我最怕的就是经常出现这种画面,人类在争相购买地球上最后一瓶纯水和纯净的空气!但我想只要我们继续“虐待”地球,这种画面将总有一天会变为现实并会提前!

花谢了还会开,人去了还会来,那环境呢?再怎么修护,再怎么改善也不是最原始,最自然,最淳朴的了!对于地球,我们欠得太多太多,能尽量不伤害她就是对她的偿还了。敬请大家珍惜、珍视、珍重她!



於潜镇中302赵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02d2a3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