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大序

2022-03-30 15:1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毛诗大序》,欢迎阅读!
毛诗大

毛诗大序



一,今文古文

秦火以后,汉初有诗四家:齐诗(辕固)、燕诗(韩生)、鲁诗(申培)、毛诗。 三家为今文,毛诗为古文

今文,汉初隶书;古文,先秦古文字。 毛诗古文说的根据是:《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坏孔子],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之论。其学举六艺,《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

有人主张毛诗也是今文。 应该是古文。

称毛诗为古文学还有另一层意思:毛公之学,传自子夏。献王好古,刘向父子皆好古,郑兴、卫宏也好古。——是先秦诗说的传统。

毛诗:诗序、故训传。

二,诗序:毛诗序——每首诗的开头都有一节说明诗义的文字。《关雎序》是大序,其它皆为小序。小序:开头一、二句为古序,后面为续序。

谁作?众说纷纭。

郑玄:大序是子夏,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这是汉人的说法。 陆玑《行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范晔《后汉书·儒林传》认为东汉卫宏作《毛诗序》 我的意见(折衷)是:非出自一时一人,由毛公及其以前《诗经》学者陆续修补,至卫宏定稿。

理由是:

毛公以前确有古序。如《左传》襄四年鲁穆叔(叔孙豹)所说的《小雅》头三首《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用诗意义,与《诗序》基本一致。上海简《诗论》更可以说明问题,但是古序绝不可能如今见者如此完整、整齐。

《诗大序》是读诗的大纲,是先秦儒家诗说理论的总结,并奠定了以后儒家诗说理论的基础。

基本内容是:(一)指出“言志舒情”的特色,从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关系来说明诗的起源和特色。(二)诗的社会作用——“上以内化下,下以风刺上”对诗篇有美刺的评判,形成美刺诗说。(三)诗与政治的关系,提出《风》《雅》正变说。(四)诗的“六义”“四始”等关于诗的体制和表现方法。

诗的政治教化作用,因而《诗序》强调诗的历史意义。《周南》《召南》是周朝始期文、武之时的作品,这种观念至少在《左传》里就有了。襄二九年吴季札观周乐时听周乐工奏《周南》《召南》后说:“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诗大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即是“始基之矣”

这是否为历史事实?不一定,诗的历史化倾向。郑玄作《诗谱》,就是诗的历史化的产物。

毛传——毛诗故训传。 艺文志:“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 毛诗多出一卷,故训传又多出一卷。是二种书。


毛诗今不见,故训传独传于今。

汉诗有官学、私学之别。艺文志说: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三家皆列于学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而河间献王好之,未得立。

从儒家诗学解度,毛诗源于子夏而近本义,三家杂用诸家之说,特别是汉代政治之说,咸非其本义。

毛公《儒林传》“毛公,赵人也。治诗,不河间献王博士。”名、字及与《故训传》关系皆未详。

郑玄《诗谱》(已佚,见《正义》引):鲁人大毛公为《故训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

三国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孔子删诗授卜商,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孟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卿授鲁国毛亨,亨作《故训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

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引徐整:子夏授高行子,高行子授薛仓子,薛仓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间人大毛公毛,毛公为《诗故训传》于家,以授赵人小毛公,小毛公为河间献王博士,以不在汉朝,故列于学。——由简至繁

大毛公亨为小毛公苌之师,毛苌在景帝时为河间献王博士,毛亨作《传》则应在文帝之世。

申公作《诗传》,为文帝博士;韩婴作《内外传》,为文帝博士;辕固生治诗,为景帝博士。小毛公献诗于河间献王,为献王博士,在景帝时。四家诗产生时期几乎同时。自汉初至汉成帝末,三家诗是官学,占据统治地位。西汉经师引诗多出于三家。刘向、歆父子好古文学,哀帝时刘歆“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而写《移让太常博士书》,与今文家对抗,未能成功。至新莽时期,歆为国师,以立古文经为学官。自此以后,《毛诗》地位逐渐上升。东汉时期,虽有三家诗学官,而古文学大师如郑众、贾逵、马融、许慎皆治《毛诗》,郑玄为《毛诗》作《笺》,以《毛诗》为主,兼采三家说,是为《毛诗》优于三家诗的转折点。——由简至繁的原因

关于《毛诗故训传》作者,王国维还有一个说法:大毛公作《故训》,小毛公作《传》 三,《毛诗》在两汉的承传 《儒林传》:毛公,赵人也。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授同国贯长卿。长卿授解延年延年为阿武令,授徐敖。敖授九江陈侠,为王莽讲学大夫,由是言《毛诗》者,本之徐敖。

《经典释文序》陈侠谢曼卿,元始五年,公车征说诗。谢曼卿授贾徽 卫宏:三国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时九江谢曼卿亦善《毛诗》,乃为其训。东海卫宏从谢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得风雅之旨,世祖以为议郎,济南徐巡师事宏,亦以儒术显。

《后汉书·儒林传》:卫宏字敬仲,东海人也。汪与河南郑兴俱好古学,初九江谢曼卿善《毛诗》,乃为其训,宏从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于今传之。时济南徐巡师事宏,亦以儒显。

贾徽《后汉书·贾逵传》:父徽,从刘歆受《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又受《古文尚书》于涂恽,学《毛诗》于谢曼卿,作《左氏条例》二十一篇。逵悉传父业。

孔子建、孔僖《后汉书·儒林传》: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自安国发下,世传《古文尚书》《毛诗》。曾祖父子建,少游长安,与崔篆友善。及篆仁王莽,为新建大尹,尝劝子建仁。

尹敏《后汉书·儒林传》:尹敏字幼季,南阳堵阳人也。少为诸生,初习《欧阳尚书》


后受古文,兼善《毛诗》《谷梁》《左氏春秋》

郑众、马融、郑玄:三国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其后郑众、贾逵传《毛诗》马融作《毛诗注》,郑玄作《毛诗笺》

《经典释文序》:后汉郑众、贾逵传《毛诗》。后马融作《毛诗注》,郑玄作《毛诗笺》申明毛义,难三家,于是三家遂废矣。

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毛诗马氏注》一种。

四,毛诗故训传: 一是继承先秦诗说: 《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二是标光的说诗方式:

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写作技巧,借他物起兴以陈述诗人的情怀。二是指这种兴的方式写作可以引起读者的兴怀,与孔子“诗可以兴”完合吻合。

三是依《诗序》注解《诗》意:美刺观念、历史事实。

五,毛诗郑笺 郑玄:《后汉书·郑玄传》。郑学兼古、今文经,遍注群经。至于诗学,先从张薛祖学《韩诗》,后从古文大师马融学,因知《毛诗》优于三家诗学,故其《笺》注以《毛诗》为底本,他在《六艺论》中说: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若有不同,更下己意,使可识别。

郑精三礼,注诗多用礼的观念。

郑笺成而三家诗亡: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北宋,今存《外传》 隋有刘焯、刘炫二人作《毛诗述义》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汇集二刘之说,调和毛、郑矛盾,成为官学读本。 宋吕祖谦《吕氏家垫诗说》、郑樵《诗辨妄》、王质《诗总闻》、朱熹《诗集传》(元明以为官学,毛郑之学遂式微),清代宗汉学而反宋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05ef5b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