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原文及译文

2024-04-09 09:06: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元稹,员外郎,工部,译文,原文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原文及译文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 唐· 元稹

①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馀年,仲尼缉合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馀无闻焉。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至汉武帝赋《柏梁》诗,而七言之体具。苏子卿、李少卿①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子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义格力固无取焉。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

②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②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③,掩颜谢④之孤高,杂徐庾⑤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④予尝欲条析其文,体别相附,与来者为之准,特病懒未就耳。适遇子美之孙嗣业启子美之柩,襄祔事⑥于偃师。途次于荆,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之为文,拜余为志。辞不能绝,余因系其官阀而铭其卒葬云。 (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

【注】①苏子卿、李少卿指汉代苏武、李陵。②沈、宋指唐代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③曹刘,“三曹”之曹植、建安七子之刘祯,他们是汉代诗人。④颜谢,指南朝宋的诗人颜延之和谢灵运。⑤徐庾,指南朝梁陈的诗人徐陵和庾信。⑥襄祔事:完成合葬之事。襄,成;祔,合葬。 A. 君臣以赓歌相和和:应和 B. 盖所谓上薄风骚薄:逼近 C.尚不知贵其多乎哉 贵:尊贵 D.途次于荆 次:驻扎


10. 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A. 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

B.……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C.历世之文,能者互出。

每个皇帝在位的时期,都有著名诗人出现。 D. 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

格律切当但是劲健的风度丧失了,抒写闲情逸致辞采却又非常华美。 1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C.作者认为虽然李白杜甫并称“李杜”,但在律诗创作上两人差距非常大。 D.作者认为把杜甫作品按照体裁分别归类,可以为后人提供学习的范本。 12. 作者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请用自己的话阐述作者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8) 参考答案

9.(3)C(贵:形容词用作动词,推崇)

10.(3)D(应为“…… 抒写闲情逸致辞采却又不够华美”) 11.(3)B(作者没有全部否定,从下文可以看出。) 12.(8)

答案要点:(1)古今各种诗体都能掌握;

(2)兼具所有诗人的长处;(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3)主题思想可贵,有教化的作用;(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 (4)在声韵、格律、创作技巧方面达到的成就极高。(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 (每点2分,用原文作答给1)

13.(5分)①丘峦崩摧 ②洞天石扉③青冥浩荡不见底④万里悲秋常作客⑤隔叶黄鹂空好音(每空1分,错1字扣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0b12dcbfd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