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2023-02-16 16:2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欢迎阅读!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关系

精品文档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二者的联系

第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第二,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行为的分析自然也离不开个体行为的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采用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方法。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一般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

二者的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第二,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 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论。第三,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三面等价原理)(从事后的角度来看)

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都要转化为生产要素报酬和企业利润,即转化为要素提供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所以总产出≡总收入;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就是最终产品购买者的支出,所以总产出≡总支出。因此,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

但是从事前的角度来看,总产出依然等于总收入,但是总支出是否等于总产出就不一定了。这涉及到非意愿存货的概念。



用生产法核算GDP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核算GDP,即GDP等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新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也就是说,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中生产的价值增值来求得。以汽车(最终产品)的生产为例。生产一辆汽车需要投入钢铁等中间产品,而钢铁的制造又需要铁矿石、煤炭等作为原料。

12-1 用生产法核算GDP

售价(万元) 中间产品价格(万元) 增值(万元) 铁矿石、

煤炭等10 0 10 钢铁 15 10 5 汽车 20 15 5 总计 45 25 20

从表12-1可以看出,作为最终产品的汽车,其价值(售价)为20万元(即计入GDP的部分)等于三个生产环节的价值增值。因此,可以通过加总各个生产环节的增加值来核算GDP即:GDP=经济中所有的企业增加值的总和 在我国,在核算中依据法人单位从事的主要活动将其划分到不同的行业,分别计算各个行业的增加值,再将各行业增加值汇总得到GDP

第一产业:52377亿元 第二产业:235319亿元 第三产业:231626亿元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1e976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