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好玩的社火

2023-03-28 12:34: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班社会活动:好玩的社火》,欢迎阅读!
社火,中班,社会活动,好玩



中班社会活动:好玩的社火

【活动背景】

社火活动是春节期间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陇东平凉作为社火的发源地之一,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很普遍,所以平凉的孩子基本都或多或少的见过社火。而且在新年过后开学的前几天,儿园里经常能看到孩子们在一起谈论有关社火的话题, 有些孩子还高兴的边说边表演。我敏感的意识到这是一个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于是,我结合我园的课题《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开展了本节社会活动,旨在让孩子通过看社火——说社火——演社火——画社火脸谱和制作社火中的大头娃娃等活动的开展、整合,提升幼儿对社火已有的零散经验,让幼儿感受民间艺术魅力,萌发对社火表演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能力目标: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收集有关社火的信息,培养幼儿收集信息的能力。



2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社火,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图片,欣赏视频,让幼儿了解社火产生的原因和它的表演形式



3.情感目标:通过表演,感受社火的喜庆气氛和它带给人们的喜悦之情。

【指导纲要】社会领域

内容要求 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利用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与社火相关的视频以及文字资料,让幼儿对社火这一民间艺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社火的视频、产生原因、表演形式课件。

3.幼儿表演的道具:大头娃娃模型十个;旱船十个;舞龙三个(废旧泡沫和饮料瓶制作的);扭秧歌红绸子十个;横幅一个,划船老人的服装和道具一套。春官和害婆娘道具和服饰各一套(平凉社火习俗必须要有害婆娘和春官)



4、鼓、钵、锣各二至三个。






【活动过程】

一、播放社火视频片段,引出主题,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刚才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儿:耍社火、社火表演、马社火……

教师:社火中的人们都在干什么?

幼儿:划旱船,扭秧歌、舞龙……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的表演?

幼儿:在大街上,大年初一,初五,元宵节等.

教师结合幼儿回答小结:陇东社火一般在春节的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表演,其中正月十五表演最多,地点在城市的大街上或农村较宽敞的地方。



二、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春节期间人们为什么要演社火,看社火时自己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一般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表演社火?



教师结合幼儿的讨论,播放课件,让幼儿简单了解社火产生的原因。 社火的产生源于人们对火神和土地神的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社火成为民间娱乐活动。社火一般分白社火和黑社火,白天表演的叫白社火,晚上表演的叫黑社火 黑社火一般流行于广大农村 ,孩子们见的社火大多是白社火。



三、教师提问:小朋友,你都见过那些社火表演?

幼儿:彩车踩高跷舞龙”……

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通过播放课件中社火图片,让幼儿了解马社火、高台、纸马社火、高跷、背社火、车社火、腰鼓、舞龙、大头娃娃扭秧歌、跑旱船、舞狮子、 舞龙等社火的表演形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社火中最基本的几种表演形式。



四、播放课件,简单介绍社火的脸谱。

社火演出前必须画好脸,穿好演出服装,陇东社火的脸谱特色为疙瘩脸,谱的颜色和衣服代表人物性格和身份,红色脸谱代表忠义,白色脸谱代表奸臣,黄色脸谱代表残暴,蓝色脸谱代表鲁莽,绿色脸谱代表大侠,金银色脸谱为妖魔鬼怪。社火表演是哑剧,社火表演中的人一般不说话,是通过脸谱,衣服和道具表达表演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239a275b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