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蚂蚁》教案 北师大版

2023-02-28 12:0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蚂蚁》教案 北师大版》,欢迎阅读!
上册,北师大,教案,蚂蚁,语文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4课《蚂蚁》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 2.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 3.借助文章 ,加深对生存、生命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中的第一、二点为重点,第三点为难点。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预习:

1.认真朗读文章三遍以上,并标画出描写蚂蚁的生动词语。 2.思考:本文通过蚂蚁想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

理解、分析文中对蚂蚁的生动描写;感受文章对生存、生命的深刻思考;理解感悟式的写法。 教学步骤:

一、学生朗读全文,积累词语。

畏畏缩缩 左顾右盼 义无反顾 怜悯 主宰 蹒跚 戳破 (建议:要有侧重点地掌握词语的音、形、义) 二、整体把握文章 (划分层次,明确主要内容) 本文层次十分清晰,可分为两部分,如何划分? 明确:15为第一层次 69为第二层次 请概括层意。

明确:第一层(对一只发现饼干屑蚂蚁的生动描写);第二层(由蚂蚁而引发的个人感悟)

三、分析文章 ,理解感悟式写法。 1.第一层次理解与分析

15自然段有四个自然段是描写蚂蚁的。请同学们专注朗读1235四个自然段,想想这是只怎样的蚂蚁?

- 1 - / 3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

(朗读后,学生交流)明确: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

请同学们标画出表现蚂蚁“胆小”和“自足”的相关语句,再读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能把蚂蚁写得如此传神呢?

(学生交流)明确: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 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 (可结合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交流展示)

(结合练习题一):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目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不是为了赞扬蚂蚁。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

总结:像作者一样,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你笔下的动物就可能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板书: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2.第二层次理解与分析

第二层是写作者的内心感悟。请同学们细读69自然段,分析作者是如何感悟的,感悟的切入点是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蚂蚁)凭借运气获得了饼干屑,就快乐得要晕过去,不知道上方就有一副怜悯的眼光在居高临下地观察它,更不知道某一根手指顷刻之间就能将它捻成碎末--(联想)--(我)另一高度上面同样有一副眼光正在注视着“我”,主宰“我”的命运。 由上述可知,虽然蚂蚁在人类的眼中是个十分渺小的事物,然而我发现此时我们与蚂蚁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交流)明确: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从整个生物界来说,我们与蚂蚁一样只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板书:

文章 末尾说“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而不是说是令人感动的动物,为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从全文上看作者对蚂蚁毫无感动之情,而是一种怜悯和同情,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而由蚂蚁联想到人类自己。请同学们想想,作者内心有怎样的感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e3cc3112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