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2023-02-18 16:2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学校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欢迎阅读!
浅析,环境,影响,学校,教育

浅析学校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马骏骅

[摘要] 很多时候,环境会成为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的重要因素。我们

有必要创设出符合我国传统道德文化,又能与时俱进,贴切学生心理的美感环境和人文环境。

[关键词]创设学校环境 美感环境 人文环境

前段时间报纸报道了两则类似的新闻。一是“暴力女”因为公交不找零钱就抢司机方向盘,二是“暴力男”因为自己没能第一个上车就拔公交车钥匙,两件事情的起因看来好像都属于“个案”,无非是当事人脾气暴躁,个人素质有待提高。但反过来看,同样出行,坐地铁哪怕再挤,大家都井然有序;而坐公交车,往往是一拥而上者居多。这恐怕就不能完全以人的素质高低可以解释的。很多时候,环境会成为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学校承担的是艰巨的教育任务,时代的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具备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立足当下教育,具备前瞻性,人文性,科学性。教育好学生的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不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么?学生毕业之后,可能教授的知识,老师的教诲都会逐渐淡忘,但是学校留给他们的道德修养,却会让学生受益终生。给学生提供完善至臻,谆上进的受教育环境,通过教育者起到的榜样作用,势必会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加立体化全面化,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创设出符合我国传统道德文化,又能与时俱进,贴切学生心理的美感环境和人文环境。

一, 校需要美感环境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又有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此理。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环境是影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在走廊的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有重大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是随便安排的,孩子周围的环境对他应有所诱导,有所启示。”犯罪学家凯琳曾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她上班的路旁,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注意到楼上有一扇窗户的玻璃被打破了,那扇破窗与整座大楼极不协调,格外的刺眼。又过了一阵,她惊奇的发现:那扇破窗不但没有维修,大楼上反而多了几个带烂玻璃的窗子。这一发现使她忽有所悟: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其结果是: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这就是凯琳著名的“破窗理论”。换言之,当我们置身于一个优雅干净的环境中时,优美的环境就会给我们一种不自觉的提示:这里不能随地吐痰,不能随手乱丢垃圾。因此美感的环境在我们的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会在无形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等。

目前我国的学校,环境的布置几乎原地踏步。无论美观还是教育意义已经脱


节于当下的学生理解层面,学生渐生反感无谓,达不到教育效果。我们不应放过可利用的每寸空间,利用简单的工具,将班级的每周一星,好人好事,阳光少年竞赛等列举出来;在走廊上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将温馨提示张贴出来;将学生设计的班徽,口号显示在楼层醒目的位置;将贴切学生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明星,漫画偶像,配以正面励志的事例设计成宣传海报;鼓励学生设计个性“艺术品”,将它们摆放在楼层的各各角落。当然,我们应该让学生主观能动的参与进来,并坚持长久更新。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新颖有吸引力,更加贴近他们的心理理解层面,达到共情共感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环境的作用下,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有助于使他们提高品位和修养,远离低俗乐趣,改变不良习惯。因为个人的修养品行是具有联动性的,当我们的学生能够在无形中养成好的习惯,他们也势必更加懂得感恩,更加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而这些对于他们又何尝不是一笔长久的财富,也更加符合我们科学发展的教育宗旨。

二,学校需要人文环境

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学风良好的学校培养的人才同一所没有任何文化底蕴且学风很差的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大不一样的;同样,一个人品高尚、学问扎实的老师带出的学生同那些既没有人格魅力又没有深厚专业功底的老师所培养出的学生肯定是不一样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看重人文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墨子说:“染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不变。”荀子也有类似的观点:“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惧黑。“这都体现了个体在不同人文环境影响下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变性。美国社会学家舒姆纳认为一个社会常由一种紧张状态走向协调一致的趋势,张与弛交替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因为学生个体素质模式的建构和塑造,有赖于与之相关的各种人文教育环境的引导、开发和优化选择。

老师由于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优秀的榜样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当我们在努力塑造健康高尚的校风,积极营造团结上进的班风的同时,我们更应在教师内部做到团结和谐。我们的老师不能仅以局外的指挥者自居,而是应该通过自身的表率,修养和品位来感染学生。创设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其实具体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人文文化厚实的学校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在学校环境中集体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师生的行为价值取向。人总是有惰性的,当周围的人都不思进取沉迷于低俗乐趣,没有计划性,没有长远性,没有良好的执行力,组织框架松散无序,在这种环境感染下,再上进的人也会变成一个庸碌无为的人。所以,对道德价值和次序有所坚持,对破坏这种道德价值和次序有所抵抗,这就是我们需要建设的人文环境。

当然,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上述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总的来说,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环境的影响作用并不都是有意识的和积极的,有时候环境的影响是自发性的,甚至是消极的。这就须得我们进行合理的调控了。当然环境是可以创造的,也是可以改变的。并且环境这些外在因素不是影响一个人受教育的主要因素,但其在教育


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对其予以相当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只要是为了一切学生的进步,为了学生发展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们都应该努力去尝试,去完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2028d08f78a6529647d53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