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托物言志的散文

2022-12-15 06:0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汪曾祺托物言志的散文》,欢迎阅读!
汪曾祺,言志,散文

汪曾祺托物言志的散文

《一食一味》收录了汪曾祺谈美食的系列散文。书中写到的一道道日常小吃,既融进了制作者汪曾祺的心意,还承载着千百年流传的文化风情,表达了无限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令我们读者感受到的不止是美食的诱惑,更有着温情的乡野人情以及俗世生活中含蕴的自然真趣。

生活无外乎衣食住行,食排第二,也就是说当人有一衣蔽体之后的第二件事就是食的问题。一个懂吃爱吃会吃的人想必也是极热爱生活的人,汪曾祺的书仅用文字就胜过了如今大部分网络直播里的土味吃货主播。

本书中其实不止写美食,更多的是以美食写经历写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食万般滋味,方不枉此生。

整本书分日常生活中的“家常酒菜”、不同地区特色饮食的“四方食事”、引申到文学的“吃食与文学”三个部分。各有所侧重,却都写得传神而真切。详细讲述了关于吃食的方方面面,不仅描写了不同食物的特性、吃法,还能从饮食习惯看出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性,更是将吃食与文学联系起来,从中汲取道理。

一食一味,每一种食物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形象、味道和故事。

作家大都喜欢谈吃,并以能做出倍受人赞誉的美食而出名,汪曾祺是很特别的一个。

汪曾祺也许就是想通过手中的生人之笔来留住那些曾经的美好


吧,正如书中他所说的那样:我们在小说里要表现的文化,首先是现在的,活着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出,想得透。

许多饮食典故,过往由来,书中都有一一道来,让人在阅读的时候增长见识。如书中写吃木耳菜,入口有些涩味且黏滑的味道,并不好吃,文中却考证这就是《十五从军征》中“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中的葵。

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那些一地鸡毛的事就不要太在意了,吃点好吃的,活着多好啊。

汪曾祺的笔下没有大爱大恨,只有各种乡土美味,花花草草。这样一位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感恩的作家,用自己手中的'笔传达出乡野人情和文化风情,让饮食走进千家万户。

读完汪曾祺的书,人会爱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吃到好吃的会开心,发现有趣的会开心,一个人研究美食也会很开心。活着就应该是这样,让自己多尝试一切感兴趣的事物,你会发现另一个自己。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就是生活;素手羹汤,泥腿瓜果,要得就是鲜活!文人写吃食,光文字就能调动你的味蕾,可见功力!

汪曾祺鼓励人口味要杂一点、兴趣要广一点,于日常生活中将简单的食物用心巧手加工,做成丰盛的菜品,自己享受、招待亲友,将“好滋味”传播出去,生活也更加美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29c8c9453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