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三峡》《水经注_江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08-07 14:0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郦道元《三峡》《水经注_江水》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水经注,郦道元,三峡,江水,练习

阅读,完成以下题目。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节选《三峡》)

(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 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 滩也。” (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 176 .解释画线的词语和翻译句子。 沿遡阻绝

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_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77 .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文第二段描写色彩出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78. 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 ,天高地厚华夏情。

179. 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180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 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

。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181 .李白《渡荆门送别》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天镜”和“海楼”各指什么? 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答案】

176. ①句意: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溯”,逆流而上。②句意:有的大 有的小,那些纹络清晰的,头发胡子都能分辨出来。“具”,具有,具备。③句意:即使乘 着飞奔的马也没有它快。“奔”,飞奔的马。 177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178 山峻水清三峡美

179 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 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 《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180.

①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②表达的情感不同: 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 欢快之情; 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 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 181 月亮、云彩。描绘合理符合想象即可。 【解析】

17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和重点词语的理解。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 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 现代汉语语法规范。①句的重点词语:“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②句的重点 词语:“或”,有的;“皆”,都;“具”,具有,具备。③句重点词语:“虽”,即使; “奔”,飞奔的马。 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 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

1.语句通顺,成分

2. 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177.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 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 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即可。 根据“素湍绿潭,回清倒 影”的意思 “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可 知此句中的“素”“绿”“清”描写了出众的色彩。

178.本题考查文意的理解与对联的补充。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意,甲文主要描写了三峡 的山与水, 表现山的高, 水流的湍急;按照对联的要求进行补写。 这里“天高地厚”可以用 “山高水急”或“山峻水清”来对,“华夏情”可以对上“三峡美”。

179.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分析写作技巧及作用的能力。本题的答题角度较多,首先明 确相同点,然后再分析不同点,可以从写作方法、写作内容等角度分析。 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中的“有

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水流 急;

《小石潭记》中的“皆若空游无所依”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水的清澈。据此可得出相同 点是都运用了侧面描写,不同点是《小石潭记》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 《三峡》写出了水流 的湍急。 180.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表现手法及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

表现手法的相同点是比较明显的,

两者都是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属于寓情于景的写法。 具体的情感需要结合文章的写 作背景来分


析。不同点: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 的一首七绝,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 《三峡》中的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 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

181.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描绘。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 言力求优美。结合诗句,用流利、连贯的语言表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江面月影好似天上 飞来的明镜, 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据此可知“天镜”指的是月亮, “海楼”指的是 云彩。描绘诗句示例: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江上云霞变幻无穷,结 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两文均选自《三峡》 作者:郦道元 年代:北魏 参考译文:

(甲)到了夏天, 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 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 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傍晚就到了江陵, 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 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 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 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乙)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狼尾滩,又经过人滩。袁山松(晋朝著名文人)说:“这两个岸 滩相距二里远, 人滩,江水非常湍急。江的南岸有许多青色的大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露出 来,这些石头,有好几十步(步:古时长度单位)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 些纹络清晰的,头发胡子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叫做人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4a0937c3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