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消费金融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

2022-07-20 02:4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网络消费金融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欢迎阅读!
发展现状,消费,金融,相关,研究

关于网络消费金融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

摘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不断应用的情况下,消费金融的市场格局正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它不但推动了消费,而且它的市场产品不断创新,还推动了消费金融市场主体向多元化发展,最终扩大了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提高了消费金融市场效率,增加了消费金融市场的监督难度。本文就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消费金融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以促进消费金融市场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现状;监管模式

一、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

根据黄林、董文翰(2018)分析得到,2013年分期乐针对高校学生推出分期服务,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开始起步。2014年京东金融、天猫商城分别推出京东白条、天猫分期以及2015年蚂蚁花呗的上线,推动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之后吴秀珍(2019)指出2017p2p网贷行业的盛行,例如拍拍贷,人人贷等,其发展模式越来越符合当代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消费金融出现繁盛现状。2015~2017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从1183.5亿元发展到43847.3亿元,年均增速高达508.68%2015~2017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增长迅速。说明互联网消费金融从小规模电商分期逐步发展到规模更大的网贷行业,以电商分期付款消费信贷模式为根基,快速发展起来。

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不断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业务更广,产品种类也更为丰富。李小龙(2017)指出,互联网消费金融拥有了与消费者生活和学习方方面面相关的产品如旅游贷、装修贷、教育贷、喜庆贷、极客贷等;按照借贷形式的不同,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还可以分为直接支付类的现金贷产品、受托支付类的场景消费类产品及循环贷类爵信用产品。据此,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互联网消费金敲产品不断创新,适应我国消费者的各类消费需求,为拉动我国消费促进经济増长贡献力量,促进GDP的增长。

2、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其市场更加理性化

叶湘榕(2015)一文中有提到,2015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开展行业自律和规范,2017年央行、银监会颁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对网络小额贷款进行清理整顿,都反映出监管政策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和成熟,行业开始走向规范化、正规化发展。

由此可以清楚的看出,互联网消费金融还存在有一些不良现象,从2015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协会的成立,整顿了一些电商平台存在的逾期借贷的问题,行业逐渐自律和规范起来。

3、比传统消费金融服务更优

根据王超(2017)文中所述,传统消费金融平台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而新型消费金融平台主要包括消费金融公司、电商系平台和P2P系平台。吴秀珍(2019)认为互联网消费金融利用了互联网技术的强大优势,实现高效、快捷、便利、安全几大特征,打造了互联网+实体的运行模式。目前信息云技术不断更新,消费金融在互联网下能够更加容易得到客户群体的依赖。传统与现代消费金融由于主体模式及运营模式的不同,其服务的对象也有所不同的,互联网费金融服务人群较为集中,多为传统金融机构尚未覆盖的人群,如高校大学生、年轻白领、蓝领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客户群体,这类人年龄相对较小,对互


联网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分期、贷款服务接受度较高,学生群体更是传统消费金融未覆盖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弥补了传统消费金融覆盖人群有限的不足,消费者选择面更广。

二、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

时代不同,影响不同,21世纪正是互联网的时代。正如李丽辉(2012)中提到十二五期间,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们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占GDP比重逐年增加,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业态的蓬勃兴起,为百姓生活提供了快捷便利,更给服务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我国网上零售额始终保持40%左右的高增长,并带动快递、信息消费等行业迅猛增长。可以看出几年网络信息技术的成熟,推动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也加速的传统消费金融的转型。由于近年来利率市场的变化,银行金融机构获利能力逐步下降,加上人们口中的信息时代,各种电商平台及其新模式的出现,给传统消费金融机构带来压力,传统金融机构面临革新,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会呈现出上升趋势。

目前在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从业企业众多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变丰富,并且这些参与企业的行业属性各不相同。李明明(2019)期刊中涉及,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机构如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和银行加入了这种新型行业外,一些科技公司如百度钱包、电商企业如蚂蚁金服和P2P公司等,也投入资本成立公司进入市场。来自于各行各业的企业加入使市场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经营和服务模式,极大的丰富了整个业态市场。

第三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在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为操作的失误,而且还节省了运营成本,以及互联网市场变丰富,无疑都把互联网消费金融推向了更高的地方,互联网消费金融未来发展可期。 电商迅速发展,消费金融具有天然的场景优势,获客成本较低。王文娟、赵梦(2018)提出从消费场景获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逆向选择和欺诈风险。通过客户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消费记录,一方面,可以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掌握客户的资金流和物流信息,精准获取客户画像,助力平台消费金融业务。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在主体是:电商系消费金融平台、银行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分期购物平台、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P2P。主要的经营模式都是以贷款为主,依借网络平台像消费者提供业务,在信息网络时代、宏观金融大数据的背景下,发展迅速,但是根据风险发生与其来源不同,其监管方式也不相同,只要风险管控合理、准时,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未来发展是迅猛的。 参考文献

[1]于宏凯.五联网金融发展、影响与盛管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9):8-11

[2]粪明华.丑联网金融:特点、影响与风险防范阴.新金融,2014(2):8-10. [3]闫真宇.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J].商业银行,201312):40-41 [4]张芬,吴江.国外互联网金顯的监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与经济,2013(5)53-5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d581bb14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