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

2022-05-04 01:1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欺骗,假如,外国,选择



《外国诗两首》教案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随人愿。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人生的。 1.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背诵这首诗。

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1837,他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不仅是“俄罗斯文学之父”,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他一生热衷于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和诗作,引起沙俄统治者极端的不满,曾两度被流放,最终死于沙皇政府的阴谋之下。这首诗就是写于流放期间。 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恰达耶夫》《青铜骑士》《乡村》《致大海》小说《驿站长》《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等 二、整体感知

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反复阅读这首诗,独立思考,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 1.思考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 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只是暂时的,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必须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这句话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它与违背生活规律,被生活所捉弄不是一个概念。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衡,况且诗人正被流放,所以只能等待时机的到来。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一方面它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即使是痛苦。 4)与一般诗歌相比, 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这首诗没有什么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明确地说明道理。一般诗歌的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而将主题含蓄地暗示给读者。

学习《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现代诗人,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优秀诗歌奖”,他的诗在美国拥有众多读者。作品以新英格兰的人物和景色为描写对象,富有地方色彩,擅长用简朴口语,因而被誉为“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被称为“交替性诗人”。代表作有诗集《波士顿以北》(成名作)《山间》《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的空地》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了我们应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未选择的路》则告诉我们将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如果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话,那么《未


选择的路》对人生的选择又是怎样的呢? 1.理解诗歌大意。

2.认识慎重地选择人生的意义。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认真地阅读这首诗,最好是默读,深入思考每节诗歌的意思,然后把握全诗,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思考题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 表面上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 2)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经选择便无从回头。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荒草萋萋,十分幽静”。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经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

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遥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择的路更好些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有许多,人的一生只能选择线条。踏上这条路以后,可能会发现有诸多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所表达的意思。它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抉择,更要慎重对待。 三、问题探究

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 诗歌虽然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却是未选择的路,以引起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所以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2)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积极乐观,而《未选择的路》则表现得有些忧郁。 3)这两首诗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使人笑对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 四、小结

学完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定活泼的性格,近而正确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

关于诗歌

一、诗歌的概念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练、形象,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


二、诗歌的特点 (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 诗人总是选取生活中最有特征、最典型的事物,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高度浓缩,描写典型事物的形象特征,表现广泛的社会生活和普遍的思想意义。 (二)、抒情言志,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创作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伴随着诗人感情的激荡而进行的,是诗人强烈感情的产物。 (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无论是古诗还是新诗,中国诗还是外国诗,想象、联想和幻想都是活跃生动、丰富多彩的。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讲是“起兴”,从想象、联想的角度讲,则属于相似性联想。 (四)、语言的音乐

诗歌语言特别要求富有音乐性,音乐美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 三、诗歌的分类

(一)、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如史诗、诗体小说等。 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讽刺诗、哀歌、牧歌等。

(二)、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格律诗:是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则写成的。它对诗的行数、字数、声调音韵、词语的对仗、句式的排列有严格的规定。

自由诗: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中的作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5fdf29dd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