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啦啦操运动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2022-05-02 18:05: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开展啦啦操运动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欢迎阅读!
制约,对策,因素,开展,主要

开展啦啦操运动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中学啦啦操运动开展的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体育运动教育状况效果不佳。笔者针对中学校园中啦啦操学生对啦啦操的了解程度、喜爱程度进行了相关的数据调查,并简要阐述了啦啦操运动开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有效的改善对策,旨在促进啦啦操运动的顺利开展,提升啦啦操运动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啦啦操运动;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51201901-0181-02

啦啦操运动具有动感的音乐,将音乐与体育运动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激发中学生的运动热情,提升中学生的团队凝聚力,符合中学生的运动特点,同时也为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调动了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了中学生良好的体操运动习惯。啦啦操是各种体育赛事和娱乐活动中的一道风景线,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啦啦操运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了学习与生活注入了活力,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有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调查情况分析

笔者针对某校中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某校的249名学生,其中有效回收为问卷数量为234份,有效回收率94.0%。在234名学生有效回收问卷中,表示对啦啦操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的人数分别2人、78人、133人、21人,分别占0.9%33.3%56.8%9.0%;由上述调查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中学生对啦啦操的了解程度普遍不足。中学生对啦啦操的了解对来源于网络电视、校园比赛、社团组织、教师讲授以及相关的书籍。部分学校并没有把啦啦操引入体育课堂。

在中学生对啦啦操的喜爱程度调查中,统计结果为:表示非常喜欢、比较喜欢、一般习惯、不喜欢的分别为25人、81人、113人、15人,约占总人数比重10.7%34.6%48.3%6.4%。由此可见,表示一般习惯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半数,中学生对于啦啦操的喜欢程度欠缺。 2主要制约因素 2.1政策理解不够

在我国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改革的基础上,提升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程度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阳光体育运动一校一球一操等政策的提出,要求中小学校园重视体育运动,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学学校将体育运动作为副课,对体育政策的理解不足,贯彻力度不够,忽视了啦啦操运动开展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意义。学校在啦啦操运动开展中的物质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原因,同样也是制约体育运动有效开展的因素。一校一球一操政策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体育教育事业的关注,但是一校一球一操政策在中学校园体育运动中的实施缺乏科学的、规范性的标准,缺乏基础物质保障,从而导致啦啦操运动发展缓慢。 2.2运动开展方式过于单一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主要阶段,因此在啦啦队运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中学生健康体魄与健康心理的全面发展。通过上述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当前中学生对于啦啦队运动的喜爱程度并不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啦啦操体育运动教学中的方式传统、模式单一、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长


久充分单一的啦啦操运动内容,容易让中学生丧失体育运动参与的兴趣。新课标主张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提倡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学情,为了提升中学生的啦啦操运动的喜爱程度,激发啦啦操运动参与的热情,相关的指导教育需要正确认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打破传统的、落后的教育思想束缚,勇于创新,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兴趣爱好,组织多样化的啦啦操活动。 2.3师生对啦啦操的认知程度低

体育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只有教师对啦啦操运动有专业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将啦啦操运动的精髓和价值在教学中真正凸显出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目前中小学校的老师对啦啦操的认知程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啦啦操运动在中小学的开展。 2.4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

该项体育运动项目是近年来兴起的,大部分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啦啦操教师培训,虽然学校积极开展了啦啦操运动,但是,由于教师在啦啦操运动的教育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在该方面的教育技能掌握程度不够等问题,制约了啦啦操运动的开展效果。 3改善对策

3.1强化课程体系建设

国家教育部加强了中小学校的课程建设,实行了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啦啦操在运动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阳光、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等运动特点,这种特点正符合中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各个中学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以体育课、二课堂、兴趣班、课间操等不同的形式将啦啦操纳入到体育教学或是课外活动中。这样不仅促进了一校一球一操中小学校的开展,同时也为啦啦操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项教师缺乏是影响啦啦操运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啦啦操培训,啦啦操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教育技能缺乏,导致啦啦操运动无法有效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应该从一些专业体育高校引进啦啦操专项教师,以弥补中小学校啦啦操师资队伍的不足;其次,应该将自己现有的体育教师送出进修、学习,或是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专项技能和综合素质。中小学校可以组建一支啦啦操运动队,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使啦啦操运动队带动学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 3.3完善场地设施

想将啦啦操这项运动在学校内长效、持久地发展,场地、器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物质因素。因此,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之上,还应加大对场地、器材的投入力度。通过调查发现,在啦啦操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队无论是在师资队伍,还是在场地、器材上都是专业化先进化的。这不仅保障了啦啦操运动队的训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训练的难度、热情和积极性,使得中小学啦啦操运动得到快速发展。 3.4增进校际间的交流

当前我国在啦啦操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众多学校并没有开展啦啦操运动。实现啦啦操运动的普及需要增加校际间的交流。以往中学体育运动中的校际交流都是小范围的,缺乏省级比赛,比赛的规则不明确,缺少规范性与规模性,因此难以激发中学生啦啦操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校际间的交流,有助于实现


学校之间的联盟,通过众多学校之间的合作,举办大规模的比赛活动,为啦啦操运动提供更多施展的舞台,有助于啦啦操运动的推广。结语:结合上文可知,啦啦操运动在中学校园中开展的意义。啦啦操运动在体育课程中的开展时间较多,在实际的运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因素,相关的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分析与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从中寻求有效的改善措施。学校需要重视对教师的啦啦操教育专业性培养,提高体育教师对啦啦操运动的重视性,通过在啦啦操运动中开展多样化活动,丰富啦啦操教学内容,强化课程体系完善,实现体育课程改革,完善场地设施等方式,促进啦啦操运动在中学教育中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肢体语言在啦啦操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研究[J].解朝爱.当代体育科.2018(04)

[2]湖南省中小学啦啦操进校园的路径与提升策略[J].李良明,石芬.体育世界(术版).2016(12)

[3]论啦啦操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J].孙瑶.当代体育科技.2016(35)

[4]汉中市中小学开展啦啦操运动的可行性及发展探究[J].王志玲.新西部(理论).2016(15)

[5]我国中小学开展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朱静静,李羊羊.青少年体.2015(0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c3326fab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