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重点难点解析

2022-06-22 03:33: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朱自清《背影》重点难点解析》,欢迎阅读!
朱自清,难点,背影,解析,重点

1.为什么着力描写?又是怎样突出背影的?这篇突出背影的写法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朱自清背影作为题目,非常显豁地突出了背影。开头一段就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显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悬念驱使读者集中注意力探寻这个背影的意义。

快要写到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先作铺垫,一处说,父亲是一个胖子,让人想见他的身材;一处写他的衣帽──“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两处肖像描写安排在背影之前,就是要让读者把它们跟背影的特写镜头整合起来。背影的特写镜头,写了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处动作描写只写攀爬的起始动作,不再写下去,在强光聚焦中,成了形象的定格。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感情的强烈表现将这个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

末段回顾父亲这些年来的境遇,回顾这些年来的父子关系,最后又落脚到背影上来,与开头呼应: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像一尊塑像似的矗立起来,完成了形象的定格,永存在读者心中。

突出背影,是这篇散文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e57e9699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