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失传的非遗(部分)

2022-04-04 16:38: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濒临失传的非遗(部分)》,欢迎阅读!
失传,濒临,部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濒临失传的非遗(部分)

作者:

来源:《中华儿女》2017年第1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与民族性紧密相关,曾经盛极一时的民间技艺如今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由于维吾尔族相对独立的绿洲生活环境逐渐改变,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也随之变化,十二木卡姆艺术因此出现传承的危机。由于吐鲁番木卡姆中的部分歌词和诗作采用古代察合语,当代听众难解其意,因此它的传承面临困境。 医药

14世纪以后,藏医药在学术上分为南、北两派。两派的学术内涵各有所长,互有交叉。南、北两派均为藏医学的组成部分。拉萨北派藏医药是藏医药的主要流派之一,水银洗炼仁青常觉配伍技艺是独具特色的药物加工技法。历史上把以康巴为中心的藏医药称为南派藏医药。藏医药学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藏族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风筝制作技艺

潍坊风筝兴于明初的杨家埠村,以板子风筝为主,后逐步形成了以硬翅风筝为主、软翅风筝为巧、筒子风筝为奇的造型系列,内容有人物故事、鸟兽、鱼虫等。但近年来,因考虑制作成本而忽略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变换了材料,使用尼龙布和炭素钢管,丢失了传统技艺,也失去了潍坊风筝的地方特色。

拉萨风筝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泽当等地,清代盛行于藏族上层。最大的特点是架斗殴,最后断线飘走者为败。但现在一批有造诣的风筝艺人相继去世或年迈古稀,技艺面临失传。

竹马也叫跑马灯活马竹马灯,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样式。它大约始于宋代,经历代民间艺人反复实践,形成固定的表演形式,多在春节、元宵节等喜庆节日的民间庙会中演出。竹马制作时一般先用竹皮或竹篾扎成骨架,再在外面糊上数层厚纸,彩绘后涂抹桐油,马脖部位系上铃铛,下面围上白布围裙,再于裙上画出奔驰状的马腿,还可在马腹两侧画出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35077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