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2022-05-26 04:5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醉翁亭记

教案



课题





知识

醉翁亭记第1课







计划3课时

掌握全文的脉络,理解文章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学习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领悟及表达能力。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

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 教学重点

1、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并理解欧阳修阔达高尚的胸怀。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体会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2体会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欣赏醉翁亭一、前置作业展示:

1 简介作者与背

一、导语设图片,由图片引入本节课《醉翁 二、检查前置作业



亭记》

二、第一段释义讲解 1.学生逐句翻译,从“环滁皆山也——醉翁亭也”,教师点拨。

三、

2.提问:这一部分写的是



2 生字词检测 3 概述文意 4 初读感悟

二、学生读课文,配乐 三、(学生讨论) 1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

知课文,什么?3.周围环境是怎样的?

释义讲解。

映入我们眼帘的第一个镜头的角度是什么?

4.接着镜头还是全景吗?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

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

四、(否,移向局部)写什么? 小结

5.接下来又写什么?最后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

五、布置作写什么?还是鸟瞰吗?为什

么?6.这些景观中谁是主景?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明确:醉翁亭7.作者怎样引出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角醉翁亭的??8.学生逐句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翻译后半部分,教师点拨。9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问:这一部分交待了什么?

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10如何交待的?先?后? 性。 明确:作亭者、名之者、翁雅号的由来(命名之意)

2集体解难。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

1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拨或给予解答。 之心而寓之酒也。”如何理解?此句的作用是什么?

小结:本段主要写醉翁亭秀

四、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发言

明确1:写醉翁亭的周

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围环境,引入醉翁亭。 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二、第二段释义讲解

明确2:鸟瞰镜头,从上空看到的滁州城全景——

1学生默读 2提问:四面环山。环滁皆山明确:学生边回答边翻译

①朝暮之景的特点?

西南诸峰尤其指出琅玡山

明确4:酿泉醉翁亭

3.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作者与亭周环境的相对位置之景时抓住什么来写?

是身在山中。“泻”“临于泉

4.找出本段的对偶句和散上”角度应该是仰望。 句。体会偶散结合的抑扬顿挫之美。

明确5:“环滁皆山也”先写大环境,凝炼概括

5.本段写的是什么? 地写出滁州的地理特征;接确: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三、小结。

着以视觉角度:俯——仰和空间角度:远——近外——内的变换层层推进通过周围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409242f6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