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苏幕遮》词作赏析

2023-12-13 04:14: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范仲淹《苏幕遮》词作赏析》,欢迎阅读!
范仲淹,赏析,苏幕遮

范仲淹《苏幕遮》词作赏析如下:

碧云天,黄叶地。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描绘出秋天的景象。词人用这两句来定下全词抒发羁旅乡思的感情基调。一般人看到秋天的景象,往往会发出悲秋的感叹,但词人下面写的景象,无一字表现出萧瑟的气氛,而是异彩纷呈。于是,我们看到湛蓝湛蓝的天空,看到金黄金黄的满地枯叶。这湛蓝、金黄,显然是经过词人主观上的夸张渲染。接着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字将烟气与水波结合,给人以惊秋之感。字,虽然和暮霭沉沉相对立,但从全词看并不是矛盾的。如用翠玉来比喻暮霭,不但形态相似,而且可以引起对珍贵事物的联想。再加字,便觉秋意更加浓重了。下面两句是点睛之笔,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在斜阳外

本来是由碧云天写到黄叶地,再写到波上寒烟翠,景物由远而近,由高而低,使视野里的所有事物都容纳进词中。山映斜阳句一转,又把视野拓宽到遥远的天边。芳草无句,又一下子将视野缩短到斜阳映照下的芳草上。芳草延伸到极远的地方,明明视野开阔了,偏说它无情。但这也是一种拟人的写法,未必真是无情。最后结上更在斜阳外,把想望中的东西硬是放到了视线达不到的领域。夕阳芳草都有象征意义。宋玉《九辩》里有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人张炎《解连环·孤雁》里有一句声啼冷长安(京城)秋,都是以秋日夕阳下山作为描绘秋天景象的侧重点。而《楚辞·招隐士》里有一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崔颢《黄鹤楼》里有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都是以秋日的芳草作为和人的愁思相对立的自然景物来描绘的。从芳草和斜阳的对比中,读者自然会联想到词人的一腔乡思之愁。

这首词气魄阔大,意境深远,措辞贴切,超然于物外,真不愧是一首抒情佳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ac5470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3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