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日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2023-01-20 03:5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高校日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欢迎阅读!
日语,素质教育,途径,高校,实施



浅谈高校日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在日语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关键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提高学生全面的发展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基础。笔者根据多年的日语教学实践,基于提高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教学主导、教学内容等综合作用角度,对高校日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高校日语教学的深入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日语 教学 素质教育 途径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纷纷开设日语专业,为我国的日语教育和国际交流输送了大批人才,但同时由于日语学科的独特性和日语教学改革的相对滞后,也衍生出一些实际问题。河南为例,在2003年之前仅有河南师范大学开设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空间和市场相对乐观。但从2003年后,省内很多师范学院也开始陆续开设日语专业,日语师范教育的繁荣发展,导致省内日语专业毕业生大量增加。受到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容量的制约,学生的就业难度加大,尤其是实际开设日语的中小学校并不太多,所以很多日语专业毕业生流向社会其它领域,其专业素质技能相对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差距明显,对高校日语教育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临严峻的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压力,高校日语专业到底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培养方向,日语教育中需要注入什么样的改革元素,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高校日语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笔者结合多年日语教学实践,在对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和课程设置现状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提高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教学主导、教学内容等综合作用角度,提出了如下在高校日语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创新途径,为高校日语教学的进一步深入改革提供积极借鉴。

一、教学主体:学生,明确定位个人目标和正确价值取向

从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地区分布、薪酬待遇来看,差异存在,甚至较大。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个体的综合素质的不同。当前就业市场上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主要是对精通日语翻译,兼具其它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需求,于普通的日语翻译人员,市场需求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这也极大地增加了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要想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中处于主动地位,把握机遇,对于日语专业学生而言,最有说服力的还是自身的实力。作为日语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日语专业学生应充分了解自己和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所长与优势,合理确定就业目标和设计实现就业目标的策略,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1)明确目标,积极、创造性地自主学习。除了要切实掌握语言技能和重视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外,还要选择一些与自己的目标定位相关的课程,尽量巩固基础知识并扩大知识面,与自身的语言功底相结合,加强综合素质修养和能力培养,努力成为具有语言特长与专业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2)做出正确价值取向,适应社会需求。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应是进步的表现,只有把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个人价值才能够得以完美展现。此,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品学兼优,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追求崇高的生活意义,以良好的心态在就业领域中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适应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既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又能得到社会的认同。

二、教学主导:教师,培养和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教育




教师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具有主导地位,肩负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素质和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对语言人才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更趋严格,教师的角色也要由传统的单一化向多角色转化,要求教师能站在更高的层次,自觉地承担起培养和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任务。这就需要做到:

1)优化教师队伍的解构。主要从学历层次、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合理配备师资力量。日语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注重渗入相关专业与学科知识(如经贸、科技文学等),或具备相关的专业经历,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教师要积极适应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在师德、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能力、学术水平、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方面,不断完善与提升自我。

3)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质、判断能力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课程,拓展学生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视野 从近年来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市场来看,随着中日两国交流领域的逐渐拓展以及科技的发展趋向于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新事物层出不穷和各学科交叉渗透,传统的专才型日语人才(纯语言型)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日语专业学生从单一型复合型转化是趋势所向,不但需要有较广的知识面,还需要有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发展能力。因此,在日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上,我们要站位高远,思路开阔,应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和完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强化。

1)围绕加强语言技能训练设置专业课程。主要是通过日语基础、高级日语、听力、会话、写作、泛读、作品选读、写法等课程,扎实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基本功。

2)围绕拓宽相关专业知识覆盖面设置课程。主要是通过设置与文化、社会习俗、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相关的课程,加强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文化素质修养。

3)围绕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设置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例如,将计算机、经济、管理等一些相关专业知识渗透和融入日语专业的教学,结合语言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知识更新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提升学生就业市场竞争力以及能在就业领域较好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英淑.浅谈日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林业科技情报,20114. [2]吴惠淑.探讨大学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07. [3]殷二永.二外日语的素质化教学[J].黑河学刊,2010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c07893b307e87100f696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