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

2022-12-05 07:2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概论》,欢迎阅读!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1.马克思在创立社会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马克思为社会学的创立作出巨大贡献,他和恩格斯是科学社会学的创立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不但有宏观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而且有其实践内容。们身体力行深入实际,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资本论》和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都是杰出的社会学作。

马克思批判了种种历史唯心主义,探明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阐明了这种形态的发展规律,从而“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学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2.中国社会学百年有怎样的曲折历史?其经验教训是什么? 答: 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曲折性的最大的必然恰恰是其学科性决定的。当时,

受引入时期西方社会学影响,功能主义已经在社会学界逐渐有了影响力。而且社会学关注的更多的是下层,以上都使得社会学的立场更倾向于改革,或者说改良,造成了“我们”认为他偏右,而“蒋方”认为他偏左,两头不讨好。

除此之外,由于当时的背景,社会学这门天天嚷嚷要改革,时不时反映下层面临的问题的学科,在那个时代不可能受到青睐。在东西阵营对立的时期,社会学的观点被认为是严重的错误。

再者,社会学由于成立的晚,没有,且至今也没有一个能相对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的理论派别,不像经济学微观—宏观这样清晰的划分,学术界再怎么争论,几个基本假设基本是公认的一样,社会学自打三大家时期就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三个派别,很显然,市场更大的涂尔干、韦伯的学说和马克思的学说是有严重分歧的。在那个时代,这种分歧被认为是对我们路线的否定。

第二章

1.怎样理解社会学识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答:社会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以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为研究对

象,它用科学的态度、实际社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对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和各种社会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从而揭示出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种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为人们积累认识社会和安排社会生活的科学知识,为有关部门正确处理社会问题提供参考资料和科学依据。概括的讲,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研究社会主要从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社会变迁的角度去研究,以便更好地为帮助人们正确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服务

2.社会学有哪些功能?请联系实际加以解释。 答:(一)研究功能


1.描述性功能,指那些为了掌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2.解释性功能,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3.预测性功能,预测是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

4.规范性功能,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判的过程 (二)教育功能

1.帮助人们自觉的完成社会化 2.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三)社会管理功能

1.建立规范 2.提供模式 3.反馈信息 (四)社会批评功能

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及行为进行揭露

3.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各有哪些特点?怎样理解二者的关系?

.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定量分析偏重经验实证主义的原则,强调量化的科学.准确性。

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偏重人文主义,通过深度比较分析,示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

关系:两者是互补的,经常配合使用,各有长短,兼收并蓄。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这是两者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

1.联系中国社会实际状况,谈谈如何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答:(一)社会建设

1.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2.认真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3.加快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4.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5.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社会管理

1.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

2.维系社会秩序和化解社会矛盾是总体目标。 3.要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社会管理队伍。

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的保障和改善民生,

5.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如何理解“文化自觉”

答:“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肥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4d5209c74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