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需要理解感悟随笔

2022-04-24 10:3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亲情需要理解感悟随笔》,欢迎阅读!
亲情,感悟,随笔,理解,需要

亲情需要理解感悟随笔

可能很多人都遇见过任性的孩子甩门就走;可能很多人都遇见过孩子的叛离期老子变成了儿子……其实这些都是人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阶段,本身就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我能理解孩子叛离期的每一个举动,与叛离期的孩子相处可能会看见或者意识到将会出现一条裂缝,这条裂缝就是亲情的分裂。出现这种分裂以后,或许作为父母很想低调的伸出温暖的双手,此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很难跨越,这也许就是恨铁不成钢的理念!那么,裂缝是如何产生的?其实痛恨和费解的眼神就是裂缝横在两代之间的引线,如果都能用温和的态度和商量的语气,或许就没有遗憾与无奈。 当然,要完全的消除代沟是不可能的,但忽略代沟的存在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代沟是不是真的无法跨越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境界》里说了这四个字,理解万岁。那么,这四个字如果也用在家庭教育上又如何呢?我觉得是可以的。

孩子往往觉得父母缚住了他的翅膀,使他无法自由飞翔。这是孩子天真的一面。同时,这时的父母也觉得越来越看不懂孩子。此时,代沟已经存在。

我们不明白孩子整天玩抖音的想法;我们不明白孩子为什么看不惯父母;我们不明白孩子为什么要那么多钱花……大人总想试图心平气和的与孩子沟通,从而化解彼此之间的对峙。结果很多家庭换来的却是更大声的争执和更彻底的失望。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为什么有


这现象,原因是彼此把谁对谁错看得太重。

事实证明,代沟是不可以用是非来作评判标准的,因为,不是每一件事都要分出对和错,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侧面。然如此,如果固执的去证明自己是对的,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其实我们在社交上也要注意这一点。作为孩子,其实,父母就是错了,目的也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作为大人,其实,孩子就是错了,但他必定还是孩子,也应该允许有他的见解。

关系是相互的,同学也好,同事也好,朋友也好,夫妻也好,父母也好,反省自身是最基本的步骤。如果我们学会理解,一定会发现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沟通是渐进的过程,在有些时候,多一些谅解,多一些空间,多一些借鉴,多一些沟通。

代沟是时代的产物或者说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我们那个年代是一个封闭的时代,见得少,看得少,听得也少,而现在的孩子,从这个层面上讲,已经远远超过我们,所以,他有自己的见解是很正常的,反之则不正常。所以,愿天下父母千万不要把代沟看作是伤害亲情的开始,一定要相信,这只是一个过程。

生命里的血脉是延续,而不是累积。血浓于水是告诫人们要知道生命的起源和懂得感恩。其实,父母和孩子都需要有被尊重和被信赖的感觉。

代沟,不一定能完全消除,但因为有爱,终会得到谅解,也为了这份爱,愿天下所有父母和孩子,彼此尊重,彼此靠近,相互理解,


时间就会让你懂得——理解万岁。

其实,当孩子呱呱落地时,命运就已注定——孩子是父母最亲的人;父母是孩子的唯一依靠,这在中国是无法改变的定律。 理解万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3a067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