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需要执着的

2022-04-13 04:3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爱是需要执着的》,欢迎阅读!
执着,需要

爱是需要执着的,得到后方知道爱是需要相互仰慕的 爱是需要执着的,得到后方知道爱是需要相互仰慕的。一个害羞的乡下男人,文凭不高,却因自己天生的文学才华,在那个不注重文凭而尊重人才的时代跻身各大高校,并爱慕上自己的一位女学生,在爱的旅途上,经过四年的艰难跋涉,从茕茕独行到携手并肩,爱的执着终于收获了爱情,这就是民国时期的沈从文。

沈从文,一个从湘西走出的少年,早年在家乡读完小学,14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就在北京大学旁听。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29年。沈从文去吴淞中国公学任教,爱上女学生张兆和。

张兆和,九如巷中张家的三小姐,是张家四个千金中最出色的女儿。自幼熟读四书五经,英文流利,通音律、习昆曲、好丹青。她在中国公学读书时,走到哪里都会获得超高的回头率,每天收个几封情书,有时高达几十封。

当时的沈从文年近三十,在赫赫有名的中国公学里毫不起眼。他出身低微,来自湘西古城凤凰;文化程度不高,只上过小学,连标点符号也不会用;发表过数篇文章,初涉文坛,脚跟不稳,这样的沈老师,少言寡语、木讷阴郁,抛开他笔下瑰丽与清婉的文字不谈,沈从文与那个时期的落魄文人别无二致。

沈从文为张兆和写了四年情书,一天都没落下。部分文字后来收录在张兆和编辑的《从文家书》中。跨越几十年的时光,人们看到多情敏感的沈从文,在面对象征爱情女神的张兆和时,笔端流淌出的绮丽文字。可在时年十八岁的少女张兆和眼里,沈从文的情书连篇累牍,让她不胜其烦。兆和年纪尚小,找不到适当的办法拒绝老师的热恋。她以为沉默是最好的拒绝方式,所以对沈从文的求爱信概不回复。可沈从文却把这沉默当做动力,更加勤快地写着他的情书,期望用他唯一的才华打动她。

整整四年,沈从文的痴情把张兆和逼得无路可退,连校长胡适都介入其中。胡适把张兆和叫到校长办公室,告诉她沈从文是个天才,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而且是个好人。张兆和干脆坚决地说自己并不喜欢沈从文之后,胡适有点着急,大声对张兆和说:“你要知道,沈从文是在顽固地爱着你啊!”而张兆和也大声地对校长说:“我也是顽固地不爱他啊!

他顽固的爱与她顽固的不爱并无任何过错,只是,如果他得不到她的爱,就会萎谢甚至死亡。胡适就是凭借这一点苦口婆心地劝张兆和:“你只要给一点点爱,就能够拯救他的灵魂,更何况他那么有才华。你为什么不肯做做善事呢?

面对世人的不满和沈从文的执著,四年后,张兆和在日记中写道:“他到如此地步,还处处为我着想,我虽不觉得他可爱,但这一片心肠总是可怜可敬的了。”张兆和坚如磐石的内心,终于动摇了。可是这爱情,究竟是不能给予的。爱不能勉强,不爱也不能勉强。他与她之间,始终是他爱她多一些,可她却并未因此感到幸福。真正的爱是平等的,他们的爱,从一开始就相隔万里。

沈从文追到了人生的挚爱,他幸福过,也许有,也许只是短暂的欢愉和满足,正如张兆和思及往事,写道:“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也许对于沈从文来说,即便是自己单方面的爱恋,只因着那正当好的年龄,也不会后悔吧。只是这份爱的背后,有几许伤痛?几许无奈?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只要曾经爱过,曾经拥有过,谁又在乎幸与不幸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40518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