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

2022-12-17 13:33: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欢迎阅读!
尔夫,音乐教育,本性,理念

浅谈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

要: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具有鲜明的元素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借鉴其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音乐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立,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独特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深受世界音乐教师和儿童的喜爱。借鉴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对于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原本性音乐教育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具有鲜明的元素性创造性综合性,奥尔夫称之为原本性音乐育。而这种核心观念,贯穿于奥尔夫教育体系中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乐器等各个方面。 (一)元素性

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中,常常将多种元素性的艺术行为有机地组合成为一种作品的表现载体,原本性的原则和理念。奥尔夫认为,元素性是指那些属于原始素材、接近人本能的、自然的、机体的音乐,能被每个人学会和体验并适合于儿童的基本要素[1] 在奥尔夫音乐育体系中,运用的都是最简单最基本的音乐要素,比如节奏是用简单的不断重复的固定节奏型;音阶是用最基本的五声音阶;乐器是用没有负担的打击乐器和人体动作乐器等。 (二)创造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应该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应该以音乐为载体,在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中充分挖掘人的创作潜能,培养人的创造能力。而奥尔夫有关创造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奥尔夫认为,原本性的音乐并不是作为观众或是听众去欣赏和聆听音乐,而是要求人们必须亲自、主动的参与到其中的音乐活动中来,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亲自感受、亲身体验、亲自创作。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2]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参与探索音乐、创造音乐的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综合性

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和情绪的最真诚、自然、自我的流露方式。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并非是单独的音乐,而是和语言、动作、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形式[4]综合性的音乐教育形式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突出的特点之一。所以,奥尔夫音乐教学常常是以一个很小的语言动机为切入点,继而发展到音乐、动作,最终在一个综合的音乐领域中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同时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绝不是对音乐技能的完全掌握,也不仅仅是提高人的音乐素养,而应该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人的结构感、平衡感、独立个性、空间感、创造力、想象力、合作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特殊功能[5]

因此,在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课例的内容和形式是十分丰富的,例如在讲故事、歌唱、形体舞蹈、做游戏等活动融入音乐,进行配乐讲故事、配乐表演唱、配乐做游戏、配乐朗诵


等教学形式,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与音乐相互关联,密切联系,充分体现了在音乐教育动作、语言、舞蹈、音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行为领域原则。 二、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的价值

从近期我国小学教育现状来看,音乐教学的理念与模式还存在许多误区,例如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没有凸显出小学教育所具有的基础性、儿童性、示范性和教育的特色。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具有以下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引导学生热爱音乐、学会享受音乐、并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一方面,奥尔夫教学法把音乐学习融入游戏中之中,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音乐教学变成一种在动中学、乐中学、玩中学的模式。因此,运用奥尔音乐教学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一首歌曲一般多采用听唱法,在低年级常常是由教师分句、分段教唱歌词;在高年级则是让学生听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分句学唱歌词,注重通过机械的模仿法、讲授法进行教学。因此,即兴既是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部分,也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独特之处。奥尔夫教学法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运用探究法、发现法,注重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实践,可以为音乐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发展学生创造思维

创造性是奥尔夫教学中四大特点之一,而我国现行的音乐课程标准正是受到奥尔夫教学法的启示,在教学领域中把创造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创编活动; 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和练习。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不但要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同时还应该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与理念,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作为音乐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奥尔夫教学法、理解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另一方面,在运用奥尔夫教学方法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本地区的音乐教学条件因地制宜,创造性的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从而有效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邹爱民.音乐教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93

[2] 威廉?凯勒.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入门[M.金经言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2:179

[3] 卡尔?奥尔夫.学校儿童音乐教材[A].奥尔夫音乐参考资料[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5

[4] 莉洛?格丝朵英.王天诺译.奥尔夫[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5


[5] 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4 [6] 李如密.教学艺术[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8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45236874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2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