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19套试卷】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东城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2-06-03 03:36: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汇总19套试卷】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东城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欢迎阅读!
滨城区,滨州市,东城,化学试题,山东省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东城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A+B═C+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CD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C.若10 gA15 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为25 g D.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 ABC正确

DB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时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故选D

2.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研究、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四项对化学实验做出的解释或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熄灭:集气瓶中气体一定为CO2 BAg片伸入CuSO4溶液许久后取出,Ag片没有明显变化:Ag没有Cu 活泼 C.鸡蛋清溶液中滴加少量甲醛产生白色沉淀: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对人体有害 D.一粒烘干的花生在白色的滤纸上挤压,滤纸上留下一些油迹:花生中含有油脂 【答案】A 【解析】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说明该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可能是二氧化碳,但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可能是氮气,故说法错误;

BAg片伸入CuSO4溶液许久后取出,Ag片没有明显变化,说明Ag没有Cu活泼,不能把Cu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说法正确;

C.甲醛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对人体有害,故C正确;

D、人们常用花生在白色的滤纸上挤压划动,会留下油迹来判断花生中含有油脂,故正确; 故选:A


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 NaOH HCl KCl BBaCl2 Na2SO4 Na2CO3 HCl CCuSO4 NaOH KNO3 BaCl2 DKCl AgNO3 HCl HNO3 【答案】D 【解析】

A、由于FeCl3 溶液显黄色首先鉴别出来,能与FeCl3 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是NaOH溶液,在分别加入剩余的无色溶液,红褐色沉淀溶解的是稀盐酸,则最后一种物质是氯化钾,故A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B、四种溶液两两混合,能与另外的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的是氯化钡溶液,无现象的是稀盐酸,分别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能使沉淀溶解的,说明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是碳酸钠,不溶解的是硫酸钠,B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C由于CuSO4 溶液显蓝色首先鉴别出来,能与CuSO4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是NaOH溶液,能与CuSO4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是BaCl2液,最后一种溶液是KNO3溶液,故C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D、由于硝酸银与氯化钾、稀盐酸反应都能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鉴别KClHCl,故D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故选D 4.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 B.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仍饱和 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因为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虽然溶解度的数值相等,但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D选项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是正确的叙述,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且降温的过程中均析出晶体,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答案选择C 考点:溶解度曲线

5.下列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铁合金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D.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 【答案】A 【解析】

A、达到了不锈钢生锈的条件,会生锈,错误;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和氧气并存容易生锈,正确; 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正确; D、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正确; 故选:A

6.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制取铁时,先点燃酒精灯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称量,再调节天平平衡 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水,再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答案】D 【解析】

ACO还原氧化铁时先通CO,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加热,防止加热不纯的CO发生爆炸,错误;B、为了准确称量药品,托盘天平使用前要先调平,错误;C、为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或无法收集,实验室制取气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且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里,正确。故选DD

点睛: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可以简记为: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720191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人类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月球背面着陆。在月球广泛分布的岩石中,蕴藏着丰富的钛、镍等矿产。元素周期表中钛、镍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钛、镍均属于金属元素 B.钛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6cc5a419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